江苏南通,邹婆婆有四个女儿,2023年4月大女儿吴女士中风深度昏迷进康复中心。年

时刻纯真 2025-07-02 01:06:17

江苏南通,邹婆婆有四个女儿,2023年4月大女儿吴女士中风深度昏迷进康复中心。年近90岁的邹婆婆多次想去探望,都被外孙程先生以母亲虚弱、外婆年纪大怕承受不住,还有和三个姨妈矛盾大为由拒绝。邹婆婆报警、找社区都没用,2024年12月起诉外孙,法院判每月能探望一次,程先生上诉被驳回。 据报道,邹婆婆一辈子拉扯大了四个女儿,本以为能安安心心地享受晚年生活,没事和女儿们唠唠嗑,共享天伦之乐。 然而,202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静。大女儿吴女士突然中风,而且情况特别严重,直接深度昏迷,被紧急送进了康复中心。 邹婆婆感觉自己每天坐立不安,都在牵挂和担忧中度过。 邹婆婆年近90岁了,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可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大女儿。她觉得,不管女儿病成啥样,自己作为母亲,都得去看看她,陪她说说话,哪怕她听不见,自己心里也能好受点。 于是,邹婆婆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多次跑去康复中心,满心期待地想看看女儿。 可到了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得监护人程先生同意才行。邹婆婆一听,赶忙联系外孙。她满心以为,外孙肯定会理解自己作为母亲的心情,会痛痛快快地答应。 可没想到,程先生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程先生说:外婆,我妈现在身体特别虚弱,您年纪又这么大了,我怕您看到她那样承受不住,而且我和三个姨妈之间矛盾挺大的,我怕到时候又闹出什么事来。 邹婆婆听了外孙的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看女儿咋就这么难呢?这亲情咋就被这些理由给挡住了呢? 她觉得外孙说的这些理由根本就不成立,简直就是胡扯。她心里想:“我自己的女儿,我想看看她,这有什么错呢?不管怎样,我都得见到她。” 于是,邹婆婆多次和外孙沟通,希望能说服他。她苦口婆心地劝外孙,说自己的身体还行,能承受得住,而且自己只是想看看女儿,不会闹出什么事来。 可程先生就像铁了心一样,不管邹婆婆怎么说,就是不松口。邹婆婆没办法,只好报了警,希望警察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面积来了之后,了解了情况,也劝程先生让外婆见见母亲,可程先生还是不为所动。 邹婆婆又去找社区帮忙,社区工作人员也多次和程先生沟通协调,可结果还是一样,程先生就是不同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女儿的身影。她觉得自己就像被关在了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和女儿近在咫尺,却又无法相见,这种痛苦简直让她抓狂。 在亲属关系中,探望权是一种重要的权利。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探望权,但根据公序良俗和亲情伦理,父母对子女有着天然的关爱和牵挂,这种情感需求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具体到本案中,邹婆婆作为吴女士的母亲,在吴女士生病昏迷的情况下,她有强烈的愿望去探望女儿,这是人之常情。 程先生作为监护人,故意拒绝邹婆婆的探望请求,这种行为实际上侵犯了邹婆婆基于亲情而产生的合理情感需求。 尽管他可能出于一些所谓的“理由”,比如担心外婆身体和姨妈间的矛盾,但这些理由并不能成为剥夺邹婆婆探望权的合法依据。 在家庭成员遇到困难时,应该相互扶持、相互关爱,而不是设置障碍,切断亲情联系。程先生的做法无疑会加剧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 邹婆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难道自己真的就见不到女儿了吗? 但是,她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觉得,自己不能让亲情就这么在矛盾中消磨殆尽。于是,2024年12月,实在忍受不了骨肉分离之苦的邹婆婆,一咬牙,一纸诉状将外孙告上了法庭。 程先生表示,他觉得外婆是受三个姨妈的怂恿才来起诉自己的。他心里可能觉得,三个姨妈和自己有矛盾,想通过外婆来给自己找麻烦。 然而,邹婆婆却坚称,是自己实在太想见女儿了,才决定起诉的。她哭着说:我就想看看我的女儿,我每天都想她,这有错吗?”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邹婆婆作为吴女士的母亲,在吴女士生病期间有权探望女儿,以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对吴女士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终法院判决,邹婆婆每月第二周周日14时到17时能探望女儿一次,程先生要协助。 程先生得知判决结果后,心里很不服气。他觉得判决不公平,自己明明是为了母亲好,怎么就成了错了呢?于是,他决定上诉。他心想:“我就不信这个邪了,我一定要讨个说法。” 然而,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所以维持了原判。 这一结果让程先生心灰意冷,他没想到自己的上诉没有成功。但他也不得不面对现实,需要按照判决执行。 在家庭关系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面对矛盾,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而不是逃避或者激化矛盾。 就像邹婆婆和程先生之间的矛盾,如果程先生能够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站在外婆的角度想一想,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纠纷了。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时刻纯真

时刻纯真

时刻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