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你发财!”江西,21名小学生凑了300元去饭店聚餐,询问老板娘可以吃不?万万没想到,老板怕他们吃不饱,竟然主动补贴300元,按照600元的标准来做的,这顿饭肯定不赚钱的,但老板娘坦言:不想让孩子们失落,毕业聚餐就要开开心心! 江西九江有家饭店,愣是把生意做成了大型圈粉现场。 起因是 21 个小学生,攥着一沓皱巴巴的零钱,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在这儿吃顿毕业聚餐。 这堆钱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加起来才 300 快。 还是孩子们从零花钱里抠出来的,5 块 10 块的,最大面额也就 20,凑得那叫一个费劲。 他们是小学毕业班的,知道考完试就各奔东西了,6 年同学情,想最后聚一次,把大家的笑脸刻在脑子里。 最先进店的是俩男生,捏着钱跟做贼似的,小声问老板能不能吃饭。 怕老板嫌钱少,还赶紧补了句,不够的话就少做点菜。 那模样,像极了小时候攥着五毛钱去小卖部,既期待又紧张。 饭店是杨老板和他姐姐一起开的,干了 11 年,啥客人没见过。 但这 21 双亮晶晶的眼睛,看得他俩心里一软。 按正常算,21 个人 300 块钱,估计也就够点俩素菜,还得是小份的。 可杨老板跟姐姐对视一眼,没犹豫,直接把孩子们领进了包间,开了空调,还多加了几张凳子。 更绝的是,老板直接喊后厨:"孩子们的菜,按 600 块标准来,多出的我补。" 这下可把孩子们惊着了,估计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敞亮的老板。 后厨也给力,专门停了辣菜,全做的不辣款,炸鸡柳、糖醋里脊、红烧肉,都是孩子们眼里的硬菜。 你猜孩子们有多懂事?刚开始还拘谨得不行,后来越吃越放开,包间里全是笑声。 临走的时候,不知道谁带的头,21 个娃齐刷刷给老板鞠了一躬。 而且其实这老板不是第一次干这种 "亏本买卖",附近老人都知道,他们家对老人特别照顾。 有回一个大爷问 10 块钱能不能买碗肉,老板二话不说就给盛了一大碗。 店里招牌扣肉,正常卖 80 多块,老人来买,经常只收一半钱。老板说,都是街坊邻居,谁还没个难处,能帮就帮一把。 这事儿发到网上后,好多人都想去给这家店捧捧场。 有人开玩笑说,老板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在攒人品。还有人算过账,这顿饭老板至少亏 200,但换来了 21 个孩子的开心,值不值?我觉得太值了。 你想啊,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忘了那天吃了啥,但肯定记得有个饭店老板,怕他们没吃饱,自己掏钱加菜。 这种温暖,能记一辈子,就像我们小时候,总有些陌生人的小善意,比如下雨天递过来的一把伞,迷路时指的一条路,虽然小,却能照亮好长一段路。 杨老板倒是挺淡定,说自家也有孩子,知道毕业分离的滋味。 孩子们的心意比钱贵重,300 块钱买不来的回忆,他想帮孩子们圆了。 现在他们家新店正在装修,老客都说,就冲这为人,新店肯定火。 说真的,现在做生意都不容易,谁不想多赚点,但总有这样的人,把人情味看得比钱重。 这种善意,就像蒲公英的种子,看着不起眼,风一吹,能飘到好多地方,生根发芽。 你对我好,我对他好,慢慢的,整个世界就暖和起来了。 最后想说,这 21 个孩子运气是真好,遇到了愿意守护他们童心的人。 而这家饭店的老板,用 300 块钱证明了一件事:善良这东西,从来都不是亏本买卖。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81年初夏,一位名叫李承德的退伍军人背着行囊走进长征机械厂的大门。退伍后相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