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去世,享年62岁。去世前,她留下遗言,想和徐志摩合葬,被徐志摩

杰彦评娱乐 2025-07-01 16:32:50

1965年,陆小曼去世,享年62岁。去世前,她留下遗言,想和徐志摩合葬,被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严词拒绝。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家里条件好得不得了。父亲陆定是财政部的红人,母亲吴曼华也是才女,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宠得跟宝贝似的。她小时候就聪明伶俐,会画画、弹钢琴,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法语。1915年,她被送进北京圣心学堂,那可是顶级的贵族女校。她在学校里特别出挑,穿得漂漂亮亮,谈吐大方,男生都围着她转,私下里都叫她“校园皇后”。学校里组织的舞会,她每次都精心打扮,穿上洋装,跳舞的时候全场都盯着她看。 1920年,17岁的陆小曼被外交官顾维钧看中,进了外交部做口译。她年轻又能干,站在外宾旁边翻译,气场一点不输那些老外交官。1922年,父母给她挑了个门当户对的丈夫王赓。这人背景了不得,清华大学毕业,又在普林斯顿和西点军校读过书,在北洋政府做高官。两人婚礼办得风光极了,上海滩的名流都去了,伴娘团里全是名门闺秀。可婚后没多久,问题就来了。陆小曼从小被捧在手心,喜欢热闹,爱玩爱花钱,王赓却是个严肃的人,想让她老老实实当贤妻良母。两人完全合不来,陆小曼经常跟朋友抱怨,觉得婚姻憋屈得不行。 1924年,王赓被调到哈尔滨当警察局长,陆小曼死活不去,留在上海过她的社交生活。就在这时候,胡适带了徐志摩到她家做客。徐志摩是个诗人,浪漫得要命,嘴甜会哄人,陆小曼一下就被他吸引了。两人一来二去,通信越来越频繁,情书写得肉麻兮兮,一个叫“摩”,一个叫“龙”。1926年,陆小曼跟王赓离了婚,七夕那天跟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园结了婚。证婚人是梁启超,他在婚礼上把两人骂得狗血淋头,说徐志摩用情不专,陆小曼不守妇道。可他们压根没听进去,婚后还是我行我素。 陆小曼花钱大手大脚,家里天天宾客不断,徐志摩为了养家,四处跑着赚钱,累得够呛。两人的日子一开始甜蜜,后来却吵个不停。1931年,徐志摩坐飞机从南京飞北京,飞机失事,人没了。消息传到陆小曼那,她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见。航空公司没办法,只能找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去处理后事。张幼仪忙前忙后,事后说了句:“我再也不信他们之间有多深的爱情。”这话听着刺耳,却也点出了这段感情的复杂。 徐志摩走后,陆小曼的日子不好过了。她得了肺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还染上了鸦片瘾,钱花得更快了。她没工作,靠徐志摩的朋友翁瑞午接济。翁瑞午是个医生,对她特别好,把自己的古董字画都卖了,帮她渡过难关。1950年代,陆小曼好不容易戒了鸦片,身体稍微好点,搬到上海延安新村住。那房子小得可怜,家具也旧,但她还坚持画画,靠卖画赚点钱。1956年,她进了上海中国画院,当了专职画师,画的山水画挺受欢迎,还拿过“三八”红旗手的荣誉。可她的病一直没好,生活还是紧巴巴的,朋友来探望都少得可怜。 1964年,陆小曼的病情恶化,住进了上海华东医院。她那时候已经62岁,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牙齿因为吸鸦片全掉了,曾经的上海名媛,如今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病床上,她翻来覆去地看徐志摩的诗集,手指摩挲着泛黄的书页,眼神空洞。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跟身边的朋友说了自己的遗愿:想死后跟徐志摩合葬。她念叨着当年和徐志摩的日子,觉得那是她这辈子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哪怕后来吵架不断,她还是放不下那段感情。 朋友把她的遗愿转告给了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徐积锴那时候已经是个中年男人,住在北京,性格硬朗得很。他一听陆小曼的要求,火气就上来了,直接拒绝,说得特别绝情。他觉得陆小曼害了他父亲一辈子。徐志摩活着的时候,为了陆小曼的花销,拼了命地赚钱,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坐飞机都挑最便宜的邮政飞机,结果飞机失事,人没了。徐积锴还记得母亲张幼仪的苦,一个人拉扯他长大,从没抱怨过一句。他觉得陆小曼不配跟父亲葬在一起,这个要求简直是痴心妄想。 陆小曼的遗愿就这么被驳回了。1965年4月3日,她在医院去世。朋友看她可怜,凑了点钱,给她买了身新衣服,算是送她最后一程。火化后,她的骨灰被装进一个普通的木盒,盒子上只有编号和名字,扔在殡仪馆的储藏室里,没人去领。她的东西被医院清理,徐志摩的诗集、几张旧照片,全被当垃圾处理了。上海的街头还是那么热闹,可陆小曼的名字,慢慢没人再提起了。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