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8月,曾发良一家三口正在熟睡中,突然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惊醒。竟是正在被政府通缉的匪首熊文辉和他的2个同伙,在门外! 1952年8月的一个深夜,蔡家岭村的曾发良一家三口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惊醒。门外站着的,竟是政府通缉的匪首熊文辉和他的两个同伙!这不是普通的夜访,而是恶势力找上门来的生死关头。 熊文辉是资溪县高阜乡溪南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家里有点底子。他小时候聪明伶俐,会读书,还练过武,家里对他寄予厚望。到了1930年代末,国家乱起来,他投靠了国民党军队,靠着胆子大和脑子活,在部队里混得不错,慢慢当上了中级军官。那时候,他跟同乡曾皋九关系好,俩人背景差不多,聊得来。后来1949年国民党垮了,他不甘心跟着新政府干,带着一帮老部下跑进资溪县的深山,占山当土匪,纠集了一群亡命徒。他熟悉地形,又有军旅经验,带着这帮人四处抢粮食、搞破坏。 1950年2月21日,他跟其他匪首合伙,带人偷袭资溪县城,烧杀抢掠,杀了17个干部和解放军战士,还抢走一大堆财物,搞出了臭名昭著的“资溪事件”。这事儿闹大了,解放军开始大规模围剿他。他狡猾得很,靠着山林地形好几次都溜了,成了政府重点通缉的要犯。他的两个心腹,曾禄鸣和林亚员,都是溪南村的,跟着他干了好多年,手上血债不少,在当地没人不知道他们的恶名。 再说曾发良,蔡家岭村的一个老实农民,家里穷得叮当响,住的是土坯房,跟老婆和一个小儿子挤在一块儿过日子。他靠种水稻和杂粮养家糊口,每天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也就图个温饱。为人老实厚道,村里谁有困难他都乐意搭把手,大家都挺信任他。虽说跟熊文辉都是资溪县人,但一个是地主出身的土匪头子,一个是泥腿子农民,地位天差地别,平时根本没啥交集。熊文辉的坏名声传遍乡里,曾发良听过不少,心里又怕又恨,可也没想到这祸害会找上自己家门。 1952年8月26日深夜,蔡家岭村静悄悄的,曾发良一家睡得正沉。突然一阵敲门声砸得人心慌,他赶紧爬起来,借着微弱的灯光一看,门外三个黑影,其中一个高个子就是熊文辉。曾发良一家吓懵了,薄木门根本挡不住这帮凶徒,他只能硬着头皮开门。熊文辉带着曾禄鸣和林亚员闯进来,一个拿枪,一个拿刀,一个提着灯,满脸凶相。他们说是来“借粮”,其实就是抢。曾发良不敢反抗,家里仅剩的一点糙米、腌菜、咸肉和盐全被搜刮走。临走前,熊文辉还撂下狠话,警告他不许声张,不然全家都得完蛋。 从那天起,这帮土匪隔三差五就来敲门,每次都抢点东西走。曾发良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晚上都睡不踏实。老婆孩子吓得要命,他自己也憋着一肚子火,可又不敢硬碰硬。时间一长,夫妻俩合计着不能这么耗下去,得想办法摆脱这噩梦。 曾发良想到自己在饶桥外的几个亲戚:31岁的乡代表张祥寿、他弟弟张益寿,还有童文贵和詹有忠。这四个人年轻力壮,有胆量,跟曾家关系也好。他大清早摸黑赶过去,把这几个月被土匪折腾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四个人一听,气得不行,觉得这帮土匪太嚣张了,非收拾不可。他们商量了个计划:下次土匪再来,用敲锅铲当信号,埋伏起来,趁他们不注意一举抓住。这法子简单直接,靠的就是出其不意。 到了9月21日晚上,熊文辉又带着曾禄鸣和林亚员上门,照旧嚣张地要吃的。曾发良一家假装配合,老婆端出点粗粮饭和腌菜稳住他们。他借口去拿东西,跑到厨房抓起锅铲猛敲铁灶三下,声音传出去,埋伏在外面的四个人立刻行动。他们撞开门冲进来,张祥寿和张益寿对付熊文辉,童文贵和詹有忠分别制住另外两个。土匪没料到有这招,顿时乱了套。曾禄鸣想反抗,被詹有忠砍了一刀倒下。熊文辉掏枪想拼,被曾发良和张祥寿按住,胳膊挨了一刀,枪掉了,詹有忠又补了两刀,彻底把他拿下。三个人被绑得结结实实,熊文辉还哭着求饶,可这时候谁还管他是不是“老乡”。 第二天早上,村民们围着看热闹,三個土匪被押到区剿匪指挥部。审讯一展开,他们的罪行全抖出来了,不光是抢曾发良家,还有“资溪事件”那些血案,证据确凿。法庭上,被害人家属哭着控诉他们的恶行,熊文辉一伙被判了重刑,彻底完蛋。曾发良一家终于松了口气,日子慢慢恢复正常。张祥寿这四个人因为抓匪有功,得了政府表扬,村里人也都夸他们有种。从此,蔡家岭村太平了,再没土匪敢来闹。
1969年,粟裕给老部下许世友打了个电话,说“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关照一下”
【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