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6月30日,伊朗电视台记者,走访了伊朗空军大不里士机场跑道上的弹坑。 卫星图像分析显示,该弹坑直径约8—10米,深度超过3米,符合钻地型反跑道弹药的毁伤特征。 伊朗军方发言人随后证实,此次袭击由以色列空军F—35I隐身战斗机执行,但未透露具体损失情况。 以色列国防军在声明中承认了此次行动,称其目标是“削弱伊朗在该地区的军事投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不里士基地部署有伊朗空军第72战术战斗机中队,主要装备美制F—14“雄猫”战斗机,这些上世纪70年代交付的战机,至今仍是伊朗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专家指出,此次袭击展现了以色列空军的精确打击能力,从弹坑形态判断,以军可能使用了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或SPICE系列制导炸弹。 这类武器能够穿透混凝土跑道后在内部引爆,造成结构性破坏,大幅增加修复难度。与普通爆破弹不同,钻地弹的毁伤效果更持久。 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随即宣布启动紧急修复程序,该部门官员表示,专业工程部队已携带快速硬化混凝土材料赶赴现场,不过现场视频显示修复工作进展缓慢,仅能看到少量工程机械在作业,这与2023年巴基斯坦在48小时内修复印度导弹袭击跑道的案例形成对比。 国际战略研究所分析师指出,跑道修复速度的差异反映了各国空军后勤保障能力的差距。现代战争中,机场抢修能力与战机性能同等重要,北约标准要求成员国具备24小时内恢复跑道基本起降能力,但伊朗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尚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袭击发生前,伊朗西北部防空网络曾出现异常,6月28日,当地居民报告多个雷达站突然停止运转,匿名消息人士称,这可能与以色列电子战部队的干扰行动有关。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已要求革命卫队就此事提交详细报告。 卫星图像还显示,基地内多个机堡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开源情报分析人员通过比对前后影像确认,至少两处加固机库被直接命中,这些机库原本用于存放F—14战斗机,但目前尚无法确认具体战损数量。 伊朗国防部长阿什蒂亚尼在记者会上强调,此次袭击不会影响伊朗的防御能力。他声称军方已启动备用机场的作战预案,并誓言将作出“令敌人后悔的回应”,然而德黑兰方面至今未展示任何实质性的反击行动。 与伊朗的强硬表态形成对比的是,以色列军方公布了详细的战果评估视频,画面显示,F—35I在超低空突防后精确命中跑道关键节点,这种公开炫耀战果的做法,被解读为对伊朗的心理威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袭击路线选择颇具战略考量,飞行轨迹分析表明,以军战机可能借道阿塞拜疆领空,避开伊朗东部密集的防空网络。 这种迂回战术在2024年以色列袭击叙利亚目标时也曾使用,显示出以军对周边空域的熟悉程度。 国际危机组织发布报告指出,这次空袭标志着以伊冲突进入新阶段,以往以色列多针对伊朗海外目标,如今直接打击本土军事设施,显示冲突烈度正在升级,报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事件表示严重关切,他在声明中强调,任何单边军事行动都可能破坏地区稳定,呼吁各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但分析人士认为,在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类似冲突恐难避免。 俄罗斯外交部也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的行动违反国际法,俄方特别指出,袭击民用机场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不过德黑兰方面尚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正式申诉。 军事观察家注意到一个细节:袭击发生后,伊朗空军立即停飞了所有F—14战机,这可能是预防性措施,但也反映出德黑兰对剩余空中力量的珍视。 这些古董战机的维护本就困难,如今又失去一个重要作战基地,伊朗空中战力恐进一步削弱。 对比双方战备状态可见明显差距,以色列空军保持着中东地区最高的战备水平,F—35I机队年飞行小时数超过250小时,而伊朗空军受制裁影响,主力战机年飞行时间不足50小时,训练水平存在代际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袭击恰逢伊朗核设施增加离心机数量的敏感时期,一些分析认为,以色列可能借此传递明确信号:德黑兰的军事设施都在打击范围内,这种“以打促谈”的策略,在过去的中东冲突中屡见不鲜。 现场勘查还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弹坑周围散落着未爆弹药部件,武器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以军新型弹药的试验性部署,如果属实意味着以色列正在战场检验下一代精确制导武器,这对伊朗防空系统将是更大挑战。 事件后续影响正在显现,国际油价应声上涨3%,反映出市场对波斯湾局势的担忧,多家航空公司已宣布调整航线,避开伊朗西北部空域,这种连锁反应,凸显了地区冲突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冲击。 (本文综合伊朗国家电视台、以色列国防军声明、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联合国文件等权威信源)
震惊!伊朗查出真正原凶!伊朗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以伊冲突期间,仅12天内就有多
【1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