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里有一对夫妻辛辛苦苦在厂里做了五年,存了差不多30万,想着打工也不是长久之

钟旭尧阿 2025-07-01 15:31:59
我们厂里有一对夫妻辛辛苦苦在厂里做了五年,存了差不多30万,想着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等年纪再大点工作都不好找,于是,年前两口果断辞职,回家创业了,经过两人商量感觉餐饮行业靠谱点,人一天三顿饭总要吃的吧。 回到老家,两口子在县城的老街区盘下间门面。房子不大,墙面斑驳,可租金便宜。男人抡起锤子砸墙改格局,女人戴着草帽满市场比价买厨具。 瞧见了,有的竖起大拇指夸他们有魄力,也有人摇头说:“餐饮这行水深,多少人干着干着就赔光了。”他们听了只是笑笑,手上活儿没停,心里憋着一股劲——这30万是全部家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开业前三天,夫妻俩凌晨三点就起床备菜。女人揉面的手起了泡,男人切肉切得胳膊发酸。第一天开张,门口摆着“开业八折”的红牌子,可进店的客人稀稀拉拉。好不容易等来一桌,客人尝了两口菜就皱眉头:“太咸了,这手艺可不行。”晚上算账,刨去成本还倒贴了水电费。女人躲在后厨抹眼泪,男人蹲在门口猛抽烟,烟灰落了一地。 可日子还得继续。夫妻俩开始四处“偷师”。听说隔壁镇子有家面馆生意好,两人带着笔记本跑去,点一碗面,边吃边记调料配比。遇到不肯透露秘方的老板,他们就天天去捧场,帮着收拾桌子、打扫卫生,用诚意打动人家。回来后反复试验,终于改良出独特的汤底配方。 慢慢地,店里客人多了起来。有天中午突然涌进十几位建筑工人,把小店挤得满满当当。女人忙着端面,男人收钱都收不过来。等客人走后,发现地上掉了部手机,男人攥着手机在门口等了半小时,硬是把手机还给了回来。这事传开后,不少人冲着这份实在劲儿来吃饭,说:“这年头,手艺好又老实的店家不多了。” 可新问题又来了。对面新开了家连锁快餐店,装修气派,还搞扫码点餐送饮料的活动。夫妻俩急得上火,半夜睡不着觉研究对策。最后决定走“亲民路线”:推出10元吃饱套餐,给老顾客送免费小菜,还在店里摆了个书架,放些报纸杂志,让客人等餐时不无聊。 一年过去,小店门口的招牌被油烟熏得发黑,可店里总是热热闹闹。夫妻俩也有了新烦恼——想扩大店面,又怕风险太大;想雇人帮忙,又担心成本增加。他们偶尔会聊起在厂里打工的日子,虽然累,但每月有固定收入。可转头看看店里嬉笑的客人,又觉得一切都值得。毕竟,这小店就像他们亲手养大的孩子,倾注了所有心血。 在创业这条路上,他们跌跌撞撞地摸索着。有人说他们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也有人说全靠肯吃苦。可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从工厂流水线到热气腾腾的后厨,变的不只是工作环境,更是对生活的一份执着和期待。
0 阅读:1830
钟旭尧阿

钟旭尧阿

钟旭尧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