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王扶林导演筹拍《三国演义》,剧中“曹操”这个角色原本定下的是一个李姓

南风意史 2025-07-01 14:53:35

1991年,王扶林导演筹拍《三国演义》,剧中“曹操”这个角色原本定下的是一个李姓演员,但让他试戏,他却说:“试戏我就不演!”

王扶林:“这么狂妄的演员我不要!”

上世纪80年代,王扶林导演把“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水浒传》相继搬上了荧幕。

《三国演义》的拍摄却迟迟没有提上日程,因为它宏大的战争场面非常多,篇幅太大,任务繁杂。

如果拍得不好恐怕会毁了经典,所以央视对这部戏的拍摄慎之又慎。

一直到1991年3月,经过几次搁浅,终于要正式开拍。

王扶林作为总导演对于这个机会相当珍惜,在选演员时,为了更符合人物,他们特意组成了一个6个人的导演组。

剧中所有人物的选角,必须由7个导演全部投票确定,才能通过。

在《三国演义》的所有主角中,像诸葛亮、刘备、关羽等角色的确定,几乎没有太大争议,很快定了下来。

唯独曹操这个角色的选择出了岔子。

当时,他们最初选定了一个李姓演员,在话剧界也算有些名气。

导演组对他的印象很好,也觉得他符合角色。

没想到,让他来试戏时,他却狂妄地说:“要么我就直接去演,如果让我试戏,那就不要找我!”

这番话把王扶林气得不轻,即便他也觉得这名演员,无论从样貌到气质都非常合适曹操,但还是决定不用他。

他说:“这样狂妄的演员,连对艺术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演技再好我也不会要!”

后来,导演组历时9个月,走访了很多地方,才把70多个主要演员找齐,马上就要开拍时,曹操还没确定。

在这紧急时刻,王扶林突然想起了中戏的老师鲍国安,他曾在山东版《水浒传》里饰演过宋江。

鲍国安听闻王扶林来意,却拒绝了,他怕演不好遭人骂。

王扶林却说:“拍这部戏,咱们一不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利。只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观众,就行了。”

最终,鲍国安还是如履薄冰的接受了。

为了演好曹操,他不仅翻遍了古代典籍,还特意去做的问卷调查,争取创造出一个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曹操。

他认为曹操是个性格多变的人,切不可把他演成花架子。

在剧中曹操的年龄跨度是39岁到66岁,鲍国安要求自己根据不同的年龄,演出曹操不同的性格特点。

在前几集的戏份中,他演的曹操锋芒毕露,坦荡自负。

到后来,曹操几经生死,喊出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一代枭雄也应运而生。

最终,鲍国安饰演的曹操,成了《三国演义》里最经典的一个角色。

鲍国安也力压唐国强,拿到了飞天奖和金鹰奖两大视帝,他标志性的微笑也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但在私底下,鲍国安非常低调。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明星,只是一个演员而已。无论去哪个剧组,不请助理,带着老婆,给他洗衣做饭。

不拍戏的时候就好好教书,和妻子过简简单单的日子。

你觉得鲍国安演的曹操怎么样呢?

0 阅读:2
南风意史

南风意史

史思远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