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节目,郭德纲问王宝强:听说你在少林寺练了6年功夫,打架的时候打得过别人吗?”王宝强笑了笑,然后讲了当年他在当群演时的一件事。
王宝强出身贫寒,在童年里他所有的“新衣服”都是哥哥穿剩下的,后来他在看了李连杰的《少林寺》后,萌发了去少林寺练武,以后拍电影的想法。
妈妈和哥哥几番劝说下,他都执意要去,于是在6岁的时候开始练武。
就这样,王宝强在少林寺待了6年时间,后来,为了实现自己演电影的梦想,他带着哥哥在砖厂打工三个月挣来的200块钱来到北京闯天下。
一路奔波到了北京后,王宝强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为了能够讨口饭吃,就开始四处找兼职挣饭钱。
当时,他听说当群演的人不仅能保证有饭吃,偶尔还有一些收入,于是他花了点钱,在打印店打印一份简历,把自己在嵩山习武的本事都详细写上。
不过在北京人才辈出的影视圈,王宝强起初一直是被人嫌弃,他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你在这个圈子,是没有优势的,轮才艺,长相,技能等,都是没有办法在这个圈子生存下去的。
当然,这还是委婉的。有不少人看了他的简历后,直接就扔进垃圾桶,连话都懒得说。那段时间,王宝强一直感到迷茫。
不过王宝强也演了许多替身,每次作品播出后,他都迫不及待地想在电视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们都笑他傻,因为群众演员是没有特写镜头的。
王宝强只是憨笑着,他其实又何尝不知道。
他还喜欢背各种台词,别人也笑他傻,因为群众演员是根本不需要记台词的。但王宝强不受他们影响,依然坚持做这样的事情。
可能是机会给有准备的人,老天特意安排好的了。16岁时,他碰到了一生中的贵人,知名导演李杨,并让他出演了一部电影《盲井》。
这部电影改变了王宝强在演艺圈的生涯,让他从一个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获得了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
不过真正让王宝强成长的一部电影《天下无贼》,当时冯小刚看了《盲井》之后,特意打电话邀请王宝强参演,饰演角色傻根的形象,也正是因为这个角色,王宝强在观众眼里一直没有脱去“傻”路线的演员特点。
再后来,王宝强主演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大火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他塑造的许三多这个形象,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演员王宝强!
在《士兵突击》中王宝强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是“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这句话就好像是王宝强本人的写照,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很多人把王宝强的走红,归功于他的运气好,但是又有谁想过,如果王宝强只是运气好的话,在得到一个好的资源与机会,没有能力胜任,怎么会有如今的王宝强。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成名后,有一年王宝强上了郭德纲的节目,郭德纲问他:“听说你在少林寺练了6年的功夫,真正打起架来真的管用吗?”
王宝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自己的一段往事。
那年,王宝强还未成名,只是“北漂”中的一员,有一次玩手机时,遇到了三个小地痞,上来就要他交出钱来。
王宝强不想有更多的麻烦,拿出十多块钱给混混,可是,那混混反而觉得王宝强这是在羞辱他们,十几块怎么可能让他们满足?
随后几人就打了王宝强几拳,王宝强没有还手,因为他是习武之人,练功不是为了打架。
那三个地痞见王宝强不敢还手,便变本加厉要抢王宝强的手机,当时这部手机没买多久,这是他与家里人联系的唯一工具。
这一次,王宝强终于忍不住了。虽然王宝强长得面黄肌瘦,瘦不拉几,但是一拳一脚可都是真功夫,不一会儿,三个歹徒被打得倒地而逃!
如果说,99%的群演一辈子都只能当群演,那么王宝强就是剩下的1%。可以说他是幸运的,但前提是他自己努力过,有着对演员的执着追求,不浮躁,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娱乐圈里人比较杂,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什么样的人日深月久,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钱是纸做的,心是肉长的,纸不会变质,心却会变质。王宝强出身农民,有着质朴的外形和憨厚的性格,人品真得不错,目前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对不起群众的事。
这点可谓是十分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