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赵本山给易中天打电话:“老易啊,咱俩都是研究语言文化的,有时间来沈阳交流交流。”易中天听后欣然前往。
当天,赵本山没有豪门大宴,两位文化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好一番纸墨飘香!
其实,易中天与赵本山是神交已久的知己,彼此早已互为铁杆粉丝。
1990年,赵本山凭借小品《相亲》首登央视春晚舞台,从此一炮走红,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而同年的易中天,还在武大中文系当讲师,努力向副教授拼博。赵本山的小品成了他清贫教书生涯的一颗开心课堂。
易中天从来未见过有人,将中国文化的幽默艺术发掘得如此淋漓尽致。从那年起,他就成了赵本山的铁粉。
此后十几年,赵本山的小品成了他每个春晚最为期待的节目。后来,赵本山退出春晚舞台,易中天为此叹息不已。
在一次节目中,易中天说道:
“我不赞同某些附庸风雅之人,给赵本山的小品扣上低俗的帽子。什么叫低俗,什么叫高雅,老百姓喜欢,就是好的作品,绝对不可以称之为低俗。”
“赵本山的小品,最大优点就是真实,用老百姓朴实的幽默语言,传达世间百态。这比那些所谓的高雅要强得多。”
“一个正常人都会喜欢赵本山的作品,不论是他的小品还是二人转。”
最后,易中天当场向赵本山喊话,非常希望到沈阳与赵本山面对面会晤,畅淡中华文化之幽默精华。他还希望能去刘老根大舞台,享受一把视听盛宴……
赵本山十分感动,很快就向易中天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当面向他请教中华文化。
不久,易中天去沈阳宣传新书,专程前往本山传媒与赵本山会晤。
虽然之前未有交集,两人却一见如故。双方在本山传媒门前紧紧拥抱,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英雄迟暮,惺惺相惜。
随后,赵本山将易中天请进会客厅,分宾主坐定喝茶。双方就中华幽默文化探讨了起来。
“本山兄弟,你的小品风趣中饱含哲理,这已非常人能够的高度。”
“哪里,哪里,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若论学识,易老师才是大家风范!您的一部《品三国》,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本山仅仅一民间粗俗艺人,您过奖了!”
赵本山话峰一转:“易兄,弟弟我最喜欢跟有学问的人打交道。今天您能光临本山传媒,蓬荜生辉。弟弟我斗胆送易兄一幅字,请兄台多多赐教。”
说罢,赵本山就走向书案前,笔走龙蛇写下“精气神”三个大字,当场赠与易中天。
当年,赵本山所写《心 经》曾拍出200万的天价,这三个字理当价值不菲。
易中天当即兴致大发,也写了一幅字回赠。赵本山马上让徒弟装裱好,挂到本山传媒集团的名人字画墙上,以彰显尊荣。
然后,本山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东北老山珍招待这位文化名人。晚上,老哥俩去了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一同欣赏了二人转及小品。
当晚,赵本山在沈阳的徒弟们个个登台,拿出师父教的绝活,个个功力深厚,把易中天乐得合不拢嘴。
自此,赵本山和易中天以中华幽默文化结缘,成为一生挚友。
出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赵本山的仗义与好客是出了名的。在娱乐圈,刘德华、周润发、林志玲等等,太多人都得到他的帮助。
赵本山回铁岭省亲,虽然不见往日的排场,但他对乡亲父老的帮扶,却一点也没有变少,离乡数十载,他从来都没忘记,自己是在乡亲的帮助下长大的。
没有了往日的严厉,赵本山变成了一个慈祥的老人,他见证了新时代喜剧小品的成长史。
一百年后,赵本山必定是中国喜剧史上,不被遗忘的人物。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