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媒体发出“通缉令”——逮捕格罗西并处死。原因是伊朗人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是美国和以色列的“帮凶”,将伊朗核设施的秘密,提供给了这两个国家。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矛盾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伊朗核计划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负责监督核不扩散的权威机构,与伊朗在核设施检查、核材料使用等问题上摩擦不断。 伊朗认为,格罗西领导下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处理伊朗核问题时,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对美国和以色列等西方国家的要求言听计从,却对伊朗横加指责,这让伊朗深感不公。 伊朗方面坚信,格罗西将伊朗核设施的关键信息透露给了美国和以色列。 在以伊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伊朗核设施频频遭受以色列空袭,福尔多地下核设施多次被轰炸,这使得伊朗怀疑是有人泄露了核设施的位置、防护细节等重要情报。 而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少数能深入伊朗核设施进行检查的国际组织,总干事格罗西自然成了伊朗眼中的“泄密嫌疑人”。 从伊朗的角度来看,格罗西的行为不仅是对伊朗主权的侵犯,更是将伊朗置于危险境地。 一旦核设施关键信息被对手掌握,伊朗在核领域的发展将受到极大限制,甚至可能面临更大的军事威胁。 这种“背叛感”彻底激怒了伊朗,促使伊朗媒体果断发出“通缉令”,试图通过这种强硬手段向国际社会表达不满,同时也给格罗西和背后的势力施加压力。 然而,伊朗这一做法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震动。国际原子能机构迅速回应,坚决否认任何泄密指控,并强调其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美国和以色列则借此机会进一步渲染伊朗“威胁论”,声称伊朗此举是“公然挑衅国际秩序”。 其他国家也对此事高度关注,部分国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也有部分国家在背后静观其变,试图从中谋取利益。 对于伊朗而言,发出“通缉令”虽是宣泄愤怒的方式,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格罗西身处国际组织高层,受到多方保护,伊朗想要将其逮捕几乎难以实现。 这一行为反而可能让伊朗在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也可能进一步加剧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对立,让原本就复杂的伊朗核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在大国博弈的漩涡中,伊朗这一纸“通缉令”,究竟是改变局势的有力武器,还是将自己推向更危险境地的导火索,仍有待局势的进一步发展来验证。
伊朗彻底撕破脸了!当地时间6月28日,伊朗方面对外宣布,鉴于在以色列的相关文件
【135评论】【159点赞】
滴答
该死
风过无痕
直接物理消灭,其他的都放在后面争吵,有一次就都闭嘴了,看哪个胆子再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