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

江卿曻 2025-07-01 10:30:31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被装在集装箱里送了过来。两年后,海湾战争爆发,沙特立即将东风导弹拉了出来,成功逼退了对手!

上世纪80年代,沙特北边是萨达姆的伊拉克,东边是霍梅尼的伊朗,西边还有以色列这个宿敌。沙特虽说富得流油,但军队装备全靠进口,连子弹都得从美国买。

1979年伊朗革命后,什叶派势力扩张,沙特这个逊尼派老大想买美国的“长矛”导弹,结果被美国以“维护地区平衡”为由拒绝。其实,就是不想让沙特太强威胁到以色列。

这时候,中国的东风-3进入沙特视野。这导弹射程2800公里,能覆盖伊朗全境和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常规弹头威力相当于2吨TNT,在当时的中东绝对是大杀器。

而且,中国卖武器不搞政治捆绑,35亿美元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附赠发射基地建设和人员培训。

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秘密访华时,中方直接带他参观导弹基地,从出库到发射全程演示,这种诚意让沙特当场拍板。

1988年4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莱本・佩尔得知消息后,跳出来说东风-3会“破坏中东稳定”,甚至威胁要制裁中沙两国。

以色列更夸张,总理沙米尔的助手放话要“先发制人摧毁沙特导弹基地”。

但沙特这次硬气了一回,国王法赫德公开表示:“我们买导弹是为了自卫,任何国家无权干涉。”中国也回应称交易“符合国际法”,气得美国只能干瞪眼。

海湾战争爆发后,1990年8月,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陈兵沙特边境,萨达姆号称要“解放阿拉伯半岛”。沙特紧急将东风-3部署到苏莱伊勒基地,导弹发射车直接开到沙漠里,弹头瞄准伊拉克主要城市。

当时美国虽然派了几十万大军,但真正让萨达姆犹豫的,是东风-3的存在——他清楚,就算能拿下沙特油田,也得承受2吨TNT当量的报复。

最终,伊拉克没敢进攻沙特,东风-3不费一兵一卒保住了沙特的安全。

对中国来说,35亿美元不仅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资金压力,还打破了西方对中东军售的垄断。

1990年,中沙正式建交,沙特随后断绝与台湾的关系,这都是导弹交易埋下的伏笔。

而对沙特而言,东风-3让他们尝到了战略自主的甜头,后来又陆续购买中国的彩虹无人机、PLZ-45自行火炮,甚至考虑引进东风-21导弹。

此外,美国后来为了拉拢沙特,不仅默许了东风-3的存在,还主动推销更先进的武器。

有网友说,沙特花35亿买的不是导弹,是安全感。这话一点没错。在中东这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威慑力更可靠。

东风-3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际政治中,实力永远是硬道理,而中国当年用务实的外交策略,不仅赚到了真金白银,还赢得了战略伙伴的尊重。

反观美国,一边指责中国“破坏稳定”,一边自己在中东卖武器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双重标准,在东风-3的威慑下显得格外可笑。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273

评论列表

地球是我的

地球是我的

1
2025-07-01 15:48

猜你喜欢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