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开国少将尤太忠视察部队,见一副团长好生眼熟,暗骂一句大事不好,立刻打电话给开国中将吴克华:“怎么那么大的事你也瞒着我?”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吴克华又是何许人也呢? 提起吴克华,就不得不提起他在战场上的光辉战绩。作为我国重要的革命家之一,他数次因为自己的远见卓识和出色的作战能力被提任为司令员。 作为司令员的吴克华,一生中亲历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但最为典型且悲壮的一场战争当属塔山阻击战。 1948年9月,蒋介石调集了大量兵力组成了东西两个进兵团,国军此行的目的很直白——他们要突破塔山,长驱直入锦州。 塔山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很显然,两军都很清楚,要想拿下锦州,塔山就是关键。 贵军显然很重视这场战斗,光是调集的兵力就高达11个师之多。同样地,我军面对敌人如此排山倒海之势的进攻,也表现出了绝对的重视。 当时吴克华是塔山阻击战的主要司令员之一,他接到战报后当即下令“哪怕是塔山血流成河,也得死守国军的攻势!” 开战前吴克华就已经预见了战争的惨烈,但他不曾畏惧,而是向组织上报,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敌我双方一度陷入了紧张拉锯战之中。但无论处于劣势还是优势地位,吴克华始终都没有放松神经哪怕一刻。 一直到战争进入尾声,我军以绝对性的胜利取胜,吴克华连日来高度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懈。 塔山阻击战,吴克华可以说是名震中外。 当然,英雄的人物也有平凡的生活。除了对工作尽心尽力外,吴克华对的态度家人也是一大亮点。 也许是对工作的“较真”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了吴克华的骨髓,所以他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较真”。 吴克华的儿子吴晓伟出生于和平年间。 但吴克华对自己的儿子却始终都是一副“横眉冷对”的严父模样。 吴晓伟才刚刚上小学不久,吴克华就要拉着他每周末去登山。 儿子走不动向他撒娇时,他通常只一句“男子汉大丈夫,连这点苦都吃不起成什么样子!”吴晓伟听罢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也许正是因为父亲的高标准严要求的鞭策,长大后的吴晓伟颇有冲劲,他认为寻常的岗位已经不能满足自己了,非要军营才可以。 吴克华一听儿子居然有当兵的想法,也是乐的不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却主动请缨说要从新兵营开始一步步锻炼。 吴克华也是心中甚慰,但是他没想到,儿子这番取得军营会是老熟人接管的。 所以一听到尤太忠打来电话“责备”自己做的不对,吴克华开始还有点懵,没明白尤太忠的这通电话? 正疑惑之际,尤太忠开口道说起了儿子参军之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而这也让尤太忠对于自己老首长对孩子的严格,以及那坚决不搞特殊的坚韧性格感到佩服不已。 另一边,有了父亲自幼的谆谆教导,吴晓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他从普通士兵一路苦练。 期间没有因为自己的家世和父亲的身份享受过一份优待,每当有人对此表示疑惑时,他总是会说,“这些道理父亲早就告诉过我了,享受着共和国给予的一切,就要凭自己本事建设好共和国”。
1940年,八路军一个班长,为了掩护队伍撤离,带着鬼子就往山上跑,谁知跑到了悬崖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