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辈子不看电视的钱学森突然拉住儿子钱永刚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有些发白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6-30 21:48:02

2008 年,一辈子不看电视的钱学森突然拉住儿子钱永刚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有些发白:“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多少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的冬天,钱学森出人意料地拉住了儿子钱永刚,低声问了一个问题:家中是否可以安装一台电视?这个请求背后藏着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心中的深深牵挂。 钱学森的一生极其简朴,他从不讲究物质享受,家中家具陈旧朴素,连日常家电都能省则省,早年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已经有条件享受各种生活便利,但他一贯认为,科研是严肃而纯粹的事业,任何容易分心的娱乐设施都应当远离,因此尽管身边人都有电视,他依旧坚守自己的生活原则。 在回国后,面对新中国初建时期科研条件的艰苦,他毫无怨言地投身于建设工作,用坚定的意志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中国航天打下基础。 长时间以来,钱学森获取信息的方式一直是阅读和收听广播,几十年如一日,早晨翻阅报纸,晚上收听新闻,形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岁月不饶人,随着年纪渐长,他的视力逐渐衰退,眼睛看报纸变得越来越吃力,主持人的声音他也开始听不清,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面对这些变化,他从未向别人表达过不便,而是默默适应着身体的退化,继续维持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这一次,他终于开口了,并不是因为突然想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轻松娱乐,而是因为他不想错过任何一条关乎国家发展的信息。 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纸张上的文字变得模糊,耳朵听力减弱,而电视上的新闻节目带字幕,有影像,有声音,对于他的状况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信息来源工具。 问完这个问题后,钱学森还是对价格表达了担忧,他从不多拿国家一分钱,把大部分奖金和津贴都投入到科研基金中,他习惯了节省,甚至在医院治疗期间,也想着减少开支,把节省下的钱留作捐赠。 对于一个一直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的人而言,即便是一个家电的支出,也会反复权衡,唯恐给国家添负担。 儿子的钱永刚深知父亲的脾性,他知道这个请求的背后,是父亲对国家的深情牵挂,是他对时代进程的渴望关注,他没有多言,迅速安排了一台电视安装入户。 第二天早上,当调试完成的电视播放出清晰的新闻画面时,钱老凝视着屏幕许久,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他的眼神仿佛穿越回几十年前的实验室,那段无数次熬夜与计算换来的成就,如今通过屏幕又重新展现在眼前。 此后电视成为了他晚年生活的新伙伴,他每日按时收看新闻联播,遇到重要数据时,还会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 他的笔记本上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字体虽已不如从前工整有力,但每一笔都承载着他对祖国未来的思索。 他关注的不止是科技发展,节目中若出现国外产品的大量广告,他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他忧虑为什么本国的品牌在这样的舞台上仍显得薄弱,他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制总是难以培养出世界级的原创人才,他提出的问题虽简短,却深刻有力,直击国家发展的关键。 在他去世之后,亲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那台电视机仍整齐地摆放在客厅中央,遥控器用塑料袋包着,几本笔记本放在一旁,上面记录着他对节目内容的思考和疑问,而他的存折中,几乎没有其他变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节俭,也展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对国家的深切责任感。 信源:中国科学院——赤子丹心为中华——钱永刚追忆父亲钱学森的最后岁月

0 阅读:105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