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最大规模空袭”:战局升级,周边危机加剧。6月2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行动。此次袭击表明了冲突的三大关键动向: #俄对乌全境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俄军共发射537件空袭武器,包括477架无人机(含诱饵无人机)和60枚导弹(含41枚巡航导弹、19枚弹道导弹),覆盖基辅、利沃夫、扎波罗热等全境目标,甚至波及远离前线的西部地区。 俄军采用 “饱和攻击+电子干扰”复合战术:先以无人机群消耗乌防空力量,再以导弹精准打击能源、军事和交通设施。乌军虽宣称拦截82% 的目标(249架无人机和38枚导弹),但仍有部分突破防线,造成平民伤亡与基础设施损毁。 空袭导致至少7人伤亡,赫尔松州1名平民死亡,切尔卡瑟州6人受伤(含1名儿童)。更引发全球关注的是,乌军王牌飞行员马克西姆·乌斯季缅科中校驾驶F-16战机拦截无人机时,为避开居民区放弃弹射逃生,最终殉职。他在坠毁前击落7架无人机,创下单次任务纪录。这一事件说明出“有人战机 vs 无人机”的非对称作战困境,俄军以单价2万美元的无人机消耗乌军价值4000万美元的防空系统,迫使西方援助体系陷入成本危机。 此次空袭是俄方对乌军 “蛛网行动”的报复(6月初乌军摧毁俄41架战略轰炸机),也是向特朗普政府传递强硬信号。当前美国正推动停火谈判,俄方意图通过高压打击削弱乌军反击潜力,迫使基辅在谈判中让步,同时阻止西方提供ATACMS远程导弹等关键武器。 北约反应谨慎,波兰紧急出动F-16巡逻边境,但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仅呼吁“克制”,未承诺实质性干预。 俄军凭借自身军工技术(依赖朝鲜导弹补充)和兵力重组(集结70万部队),试图以消耗战瓦解西方援助信心;而乌克兰的存续能力,取决于F-16等高端装备能否及时到位,以及北约能否破解俄军“钝刀割肉”的消耗方程式。 在谈判曙光来临前,炮火与鲜血的残酷博弈仍将持续撕裂这片散播血腥味的土地。 【注】图片及参考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 #俄空天军向乌军投掷航空炸弹#
俄军杀红了眼,六亲不认!6月29日,俄罗斯发射了800多件空袭武器,包括无人机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