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遇到对面三名解放军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呼,但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便突然大喊:“缴枪不杀!” “我这辈子就一个遗憾,当年没能替李排长死在高地。”当被采访起李海欣烈士的过往时,曾经直面枪林弹雨也不曾流泪的老爷子掩面痛哭。英雄虽无泪,却也会在战后怀古伤悲。 李海欣,1962年生,正处在中国风雨欲来的时候。从小听过不少战事的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快快长大,好报效祖国。 同村人对这个孩子十分疼爱,因为李海欣不仅聪明伶俐,人又善良可靠。有次村里的拖拉机坏了,村长担心影响农务,急的团团转。就在这时,李海欣自告奋勇上前修理,没多久发动机便传来突突声,给村里省了200元维修费。 “海欣呐,你这孩子脑子灵,以后得读大学,成大器!”村长哈哈大笑,冲他竖起大拇指。但晚年的老爷子回想起李海欣时,最后悔的就是没拦着他当兵。 先前说了,李海欣最大的梦想就是报国。18岁那年,他顶着全村人的劝诫,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了参军。 训练的日子远比干农活苦,每天不但要负重跑,还要模拟各种极限环境的生存。18岁的孩子自然扛不住,训练没几天就肌肉酸痛。可比起偷懒的别人不同,李海欣选择了“补课”。 他在附近的大树上挂了条铁链,用来锻炼臂力。为了持枪瞄准更稳,又在枪杆上绑了十几斤的沙袋。就这么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后,李海欣以全科优秀的成绩结束训练生涯,后任班长。 1984年初,李海欣因表现杰出,受任代理排长,带领战友刻苦训练。而意外的是,仅在几个月后,收复老山的战役打响。看着新兵蛋子们背上枪杆,军长满脸忧色,叮嘱务必活下来。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排新兵不但活了下来,还打了个漂亮仗。 面对敌军的漫天火炮,李海欣沉着应对,吩咐战士有序进入防御壁垒。几番轰炸后,越军以为我方损失惨重,倾巢而出,却没想到面前是数十个黑洞洞的枪口,只能含恨而终。 如此坚守29个昼夜后,越军终于服软不再进攻。但对方的狼子野心却没有终结,越军选择了派遣间谍,渗透进李海欣驻守的142高地。 这些间谍长期接受中国军事培训,精通汉语和解放军战术,极难辨别。一旦被其潜入,我军的防御部署就会被尽落眼底,到时就会贻误战机。 幸好,李海欣发现了。那天巡逻时,李海欣见到三名身着解放军服饰的“队友”走来。三人强装镇定,还冲他打招呼,殊不知这一举动直接暴露了自己。 “有问题!喊我营长,兄弟们谁不知道我是排长?还有这衣服,连个补丁都没,关系户?” 李海欣头脑飞速运转,几乎在瞬间就意识到不对,当即大喊“缴枪不杀!”随即举起武器。间谍没想到事迹败露,仓促之下也来不及瞄准,只得四散而逃。这一行为直接让李海欣肯定了心中的想法,于是砰砰砰三声后,几名间谍就没了生息。 此后李海欣继续驻扎142高地。而在某日,越兵调来重兵围剿。在支援还未赶来时,李海欣率战士拦截十倍与自己的兵力,坚守数小时不曾退后半步。 突然,一颗流弹穿过他的左胸。李海欣当即倒地不起,只觉时日无多。像是回光返照般,李海欣又突然睁开眼,双手扣着泥土,一点点挪向地雷引爆点。随着一声“共产党万岁”,数十名越军为其陪葬。 事后人们将142高地命名为李海欣高地,最高处永远伫立着那块石碑。而“九死无悔,扬我国威”几字则永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 李海欣 文 | 秦玖 编辑 | 史叔
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遇到对面三名解放军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
剑指天涯笑江湖
2025-05-27 22:17: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