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教授因为长得太帅,被很多女生倒追,他却不胜其烦,便提出了两个恋爱条件:第一,结婚后,没时间陪女生逛公园;第二,女生不能打扰自己看书。这两个条件吓跑了众多女生,但有一个叫王日英的姑娘除外。 “你们都觉得条件苛刻,那么我来嫁给他。”王日英看着王德民俊美的脸庞,在心里暗暗发誓。面对其他女生望而却步的婚后没时间陪伴,王日英却不以为然。 彼时,王日英和王德民都是在大庆油田一起工作的同事。王德民的家庭背景显赫,父亲是留美医学博士,母亲出身瑞士,东西方基因的结合使他拥有俊朗的外貌。 但王德民从不靠脸吃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石油学院。毕业后,拒绝了高薪的留校老师工作。来到了大庆油田的开采地,他明白祖国的石油工作需要他。 长相帅气、认真工作的学霸,受到了很多年轻姑娘的追求。可是一心扎在油田工作事业上的王德民,因为这些追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他没有办法静心工作。所以,就对众多追求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的工作很忙没时间约会,另外我看书时不喜欢被打扰。 大多数姑娘一听,觉得王德民实在是太不解风情了。但是,跟王德民一起工作的王日英,恰恰因为这两个条件觉得王德民是她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她明白王德民之所以提出这两个条件,是因为对家庭和工作的责任心。 因为大庆油田的很多工作需要王德民的指挥,他肯定不能家庭事业两头顾。看书的时候是需要静心的谁都不喜欢被打扰。两人在相处中暗生情愫,在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后,正式结为了夫妻。 婚后,王德民一改高冷形象,对王日英体贴入微,大小事务都由他操持,而王日英的支持让他无后顾之忧,能全心投入采油技术研究,两人生活美满和谐。 而王德民在大庆油田上作出了很多贡献。他发现国内石油开采技术根本没有跟上国际步伐,部分过时的西方技术仍在使用,不仅影响原油质量,也大大降低了开采效率。面对技术困境,王德民一边学习俄语,一边研究国外资料,自主开发出“松辽法”,这一油井计算公式的精确度是当时国际标准算法的两倍。 这一算法,为中国油田开采解决了难题,大大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在1963年,中国的石油已经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了。而后,“限流压裂法”将我国石油的储量提升至7亿吨,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以王德民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的贡献。 如今,王德民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他和王日英的爱情,也成了科学界的佳话。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外表的光鲜,而在于内心的坚守。 信息来源: 东北网黑龙江新闻|《科技人物评选:王德民》 环球人物|《院士王德民:“我很简单,只想多采油”》 文|何夕 编辑|史叔
韩国为什么如此排华?很多人不理解,其实没啥不好理解的,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东大没少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