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春天,哈尔滨阿城一位农民盖房子挖地基,谁知竟然挖出了一口巨大的血红色的木箱。他心中胆寒,这玩意怎么瞅着瘆人?待他再壮着胆深挖,当即吓到腿软,这竟是一口巨棺啊! 1988年春,哈尔滨阿城的一位农民在挖建房地基时,意外发现了一口巨大的血红色木箱。起初,他以为是普通的木箱,但随着挖掘深入,他惊恐地发现这是一口巨棺。这一偶然的发现,不仅揭开了金朝贵族奢华墓葬的面纱,更揭示了一位宋朝公主悲惨的命运,让人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历史秘辛。 1988年5月,哈尔滨阿城巨源乡城子村的农民李连生为建新房开始挖掘地基。推土机在挖至1.5米深时撞到硬物,露出刻有云纹和花卉的石板,长约三米,宽近两米。他召集邻居清理泥土,确认这是一座古墓的石椁盖板。消息传到乡政府,迅速上报至黑龙江省文物局。次日,考古专家抵达现场,拉起警戒线,用小铲和毛刷清理石板,初步推测为金代墓葬,因其距金上京遗址仅40公里。 挖掘持续数日,石椁打开后露出木棺,棺内悬挂金丝帷幔,保存完好。棺内有两具尸骨,男性身着织金锦袍,腰佩玉柄短刀,双手紧握金块;女性头戴花珠冠,身披九层华服,项挂玛瑙金丝链。出土的丝织品、金银器和玉器令人惊叹,专家称其为“塞北马王堆”。墓葬的规模和文物表明墓主身份显赫,初步推测为金朝贵族。考古队在1988年5月16日至28日完成发掘,历时13天。木棺盖板镶嵌银质铭牌,刻有“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确认男墓主为完颜晏。 完颜晏,1097年出生于金朝贵族之家,是完颜阿离合懑次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堂弟。他的家族在金朝初期举足轻重,为他仕途铺平道路。他自幼在会宁长大,熟悉女真族的尚武传统,精通契丹文,这在金朝对外交往中颇为重要。1123年,乌底改叛乱威胁边境,完颜晏受命率军平叛,凭借夜袭策略迅速平定叛乱,获封左监门卫上将军,后任广宁尹,掌管地方事务。他骑马巡查城防,确保粮草充足,展现了出色的行政能力。 1141年,他被任命为北京留守,负责边疆防务,后调任咸丰尹、东京等地,处理政务。1149年,他获封葛王,次年晋升宋王,享受世袭猛安殊荣。1150年,金朝迁都燕京,他留守上京,驻守故土。晚年,他历任豫王、许王、越王,1153年至1156年间晋封齐王,期间在西京留守,协调军民事务。1157年,他改任临潢尹,后请求告老还乡。1161年,金世宗即位,他入京觐见,获封左丞相、广宁郡王,兼都元帅。1162年,他晋升太尉,旋即退休,同年在会宁去世,金世宗下令厚葬,赠银币无数。 女尸的检查揭示残酷事实:脑后有钝器击打的凹痕,胃中残留毒物,关节处有挣扎留下的瘀痕,表明她死于暴力,可能是被迫殉葬。服饰上绣有“内省”二字,指向宋朝宫廷,脚掌呈三寸金莲状,显示她是汉人。结合历史记载,专家推测她是宋徽宗之女庆福帝姬赵金姑。 靖康之变后,赵金姑被俘至金国,入洗衣院,后侍金熙宗,1135年封夫人,1141年封次妃。熙宗死后,她改嫁完颜晏。她的花珠冠与金朝后妃装束一致,强化了身份推测。金朝贵族常以殉葬彰显地位,女尸的死因反映这一残酷习俗。她可能在挣扎中被钝器击打后灌毒致死,金帛覆面既表尊贵,也掩盖死状。墓中出土的百余件文物,包括金锭、玉器和丝织品,填补了金代服饰研究的空白,现陈列于阿城金上京博物馆。 完颜晏墓的发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金朝丧葬习俗和文物的宝贵资料,也让人们了解到一位宋朝公主在异国他乡的苦难生活。
1988年春天,哈尔滨阿城一位农民盖房子挖地基,谁知竟然挖出了一口巨大的血红色的
只言片语里
2025-05-27 15:40:54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