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长征路上,詹才芳看到有一个病号被抛弃,他于心不忍,说:“这么年轻,带上吧。”这一决定,让我国多了一个开国少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故事得从1935年说起,担任红三十一军政委“詹才芳,”带着一支队伍,在烂泥塘的草地里慢慢挪动,战士们也饿得前胸贴后背,就在这时,一个叫“尤太忠”的年轻战士,扛不住重病,重重的栽倒在地上,眼看生命垂危。 而在那环境及其恶劣的地方,一个重伤员对队伍来说是个很的大包袱,战友们一时间围着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当詹才芳得知消息后赶过来,看着奄奄一息尤太忠,心里非常难过。 他当然知道队伍有多难,但也明白一条年轻的命有多珍贵,他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尤太忠,然后对身边的人说:“不能扔!这么年轻,留着扛机枪多好使,给他个马尾巴试试,看能不能活。” 就这么着,一根救命的马尾巴递到了尤太忠手里,要知道,在那时候马尾巴可是个好东西,主要驮重要的物资和枪炮,能让个病号拉着马尾巴走,已经是很大的照顾。 尤太忠也是硬气,凭着一股子“老子不想死”的狠劲,死死攥着马尾巴,一步一晃,硬是从死神手里把自己给拽了回来,踉踉跄跄走出了那片茫茫草地,詹才芳见到他,欣慰地拍拍他肩膀:以后机枪班就看你的了!” 然而,尤太忠也没让詹才芳失望,身体恢复后,他果然成为一名机枪手,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里,不知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穿梭多少次,从一个小兵干到了指挥员,在朝鲜战场上,他已经是师长,带着部队将美军打得节节败退。 而詹才芳将军这双慧眼,可不止发现了尤太忠这块好兵,他还从枪口下救过另一位后来的猛将“邓岳”他12岁就参加红军,在16岁就因为打仗不要命当上了连长。 但毕竟年轻火气旺,经验少,在一次战斗中,邓岳由于指挥出了差错,导致部队吃了亏,上级不仅撤了他的连长,还要按军法就地枪毙,就在行刑队执行枪决时,詹才芳将军正好打那儿路过。 他立刻喊停,当他问明白了来龙去脉,詹才芳对执行的干部说:打仗嘛,胜败都正常,不能因为一次栽了跟头就枪毙人,这处分实在太严重。 于是,詹才芳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便将他留在身边,让他戴罪立功,就这样,邓岳从鬼门关被拽了回来,詹才芳还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警卫员,这一个决定,又为我军保住了一颗将星。 说来也巧,邓岳将军的军旅生涯里,跟马尾巴也真是有缘,不过,这次递出马尾巴的,是另一位传奇人物,“陈赓”大将,同样是长征那段时期,邓岳不幸染上了凶险的疟疾,病得死去活来。 恰好,陈赓大将骑马路过,看到奄奄一息的邓岳,便动了恻隐之心,此时的陈赓自己腿上还有伤,但他还是坚持要把自己的马让给邓岳骑,就这样,邓岳硬挺着走出了那片艰苦的地区。 邓岳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成了个悍不畏死的指挥员,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岳将军指挥若定,带着部队打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个大胜仗,狠狠削了敌人的威风,连毛主席都夸他是“勇敢而明智的英雄”。 1955年,邓岳也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而詹才芳将军虽然在1955年授衔时是中将,但他的资历和威望,在不少人眼里,评个上将都绰绰有余,他不仅救下了尤太忠、邓岳这两位未来的少将。 他带出来的将领里,像陈锡联上将、陈再道上将这样名头响当当的人物也不少,都曾经是他的警卫员。 无论是詹才芳将军坚持不抛弃、不放弃,让尤太忠拉着马尾巴走出草地,还是他从枪口下硬是保住了年轻的邓岳;这些故事,都闪耀着残酷战争中难得的人性光辉和革命乐观。 【信源】(信息来源: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2019.3.18詹才芳)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4评论】【6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