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外交溃败:特朗普对俄攻乌沉默暴露战略失序】
周日清晨,基辅传来的声音依旧熟悉。最初是城市边缘断续响起的防空炮火声,继而无人机引擎的嗡鸣逐步接近,声音愈发清晰。短暂的静默之后,一声剧烈爆炸撕裂夜空。
然而,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多地民用设施连续两日发动密集空袭之际,唐纳德·特朗普方面却保持沉默。
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俄乌直接会谈再次无果、停火前景愈发渺茫以来,短短数日内,特朗普干预失效的现实已愈发明朗。
这位在就任总统前曾夸下“24小时内终结战争”之海口的领导人,在面对欧洲国家施压、敦促立即停火并施加有效制裁的呼声时,却选择拒绝配合。此举无疑助长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强硬立场。
自特朗普上周一与普京进行了为时两小时的通话以来,克里姆林宫的姿态愈发强硬。尽管特朗普自己的国防情报机构预测莫斯科将在年底前持续作战,普京仍在会谈后随即下令在乌克兰东部边境设立“安全缓冲区”。
袭击行动明显升级。周六夜间的空袭几乎动用了近300架无人机和约70枚导弹,成为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之一,其目标集中于平民区域。
乌克兰及西方官员普遍认为,俄罗斯可能在夏季再次尝试发动大规模进攻,尽管其效果仍令人质疑,因俄军在战争中已遭受沉重损失。
随着地面战事陷入僵局,远程无人机作战日益成为主战场的关键因素,尽管这种形式尚无法带来实质性的领土改变。
当前,随着俄乌双方不断扩大无人机产能——工厂正以每月数千架的规模推进生产——战争形态亦趋复杂。俄方已开始广泛使用诱饵和旨在规避防空系统的专门设备。
乌克兰方面的打击重心已转向俄境内的军事基地与军工厂,包括为小规模战区作战所需的光纤通信设施。而俄方的打击目标则多为居民楼、民宅及学生宿舍,显示出其战略重心似乎转向打击乌克兰国内士气。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周日愤怒谴责“美国的沉默……正在鼓励普京”。这一表态引发了更为尖锐的问题:特朗普是否已如其长期以来的威胁那样,正式放弃调解战争的努力。
当美国政府一位官员终于出面谴责袭击时,其声明中对于普京及克里姆林宫责任的讳莫如深,与表态本身同样引人关注。
特朗普的乌克兰特使基思·凯洛格则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配有基辅火灾照片的声明,对空袭表示谴责。他写道:“这就是基辅——夜间对民宅实施无差别打击,妇女儿童惨遭屠戮,明显违反1977年《日内瓦附加议定书》关于平民保护的条款。这些袭击骇人听闻。应立即停止杀戮,立即实现停火。”
圣安德鲁斯大学战略研究教授菲利普斯·奥布莱恩在其战争简报中指出,近期谈判不仅无任何实质性突破,反而进一步暴露了美国所谓调解努力的空洞本质。
“周一,这场我们数月来目睹的闹剧终于落幕,”奥布莱恩在本周末写道,“这是一场特朗普试图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达成双赢协议的伪装。而现实始终是,他试图迫使乌克兰做出重大让步,从而帮助普京达成其诸多战略目标。”
若特朗普确已退出,将给基辅带来一系列复杂挑战:美国是否仍会维持充足的军事援助?更关键的是,欧洲是否具备能力与意愿,填补特朗普所遗留下的外交与安全真空?
尽管近几周关于和平突破的报道频现,但乌克兰社会普遍清楚,若无华盛顿的强硬施压或欧洲实质援助的显著提升,战争将难以终止。而未来,亦难免重演上周六那般黑暗时刻。
热点观点海外新鲜事海外编译精选俄乌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