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年,74岁的李靖重病在床,拒绝随李世民出兵征辽。李世民来探望他时说:“司马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5-26 12:16:15

644年,74岁的李靖重病在床,拒绝随李世民出兵征辽。李世民来探望他时说:“司马懿重病垂死,70岁还能篡权夺魏。”李靖当即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叩首说道:“老臣请求带病随行。” 644年,74岁的李靖重病在床,面对李世民的征辽计划,他坚决拒绝随行。可当李世民亲自探望,抛出“司马懿70岁病重还能篡权”的话时,李靖瞬间吓出一身冷汗,叩首请命带病出征。 李靖,571年出生在北周一个普通官宦家庭,小时候跟着舅舅韩擒虎混,立志当兵。他不是那种只会耍刀枪的莽夫,兵法谋略样样精通。隋朝时,他被大佬杨素看中,说这小子将来肯定有出息。隋末乱世,李靖差点因为告密被李渊砍了,但在刑场上喊了一嗓子“大事未定,杀我不是笑话吗”,愣是保住了命,后来投靠李世民。 李世民打天下那会儿,李靖是真给力。618年帮着收拾王世充,619年带800人干翻冉肇则,621年出主意搞定南梁萧铣,623年平辅公祏,630年夜袭东突厥,634年拿下吐谷浑,战绩一个比一个硬。到643年,他被画进凌烟阁,成了唐朝的军神。可到了644年,他74岁,病得下不了床,辉煌岁月似乎到头了。 644年,唐朝正忙着对付高句丽,也就是辽东那块地儿。高句丽不是好啃的骨头,地形险要,防守一流。唐太宗李世民早几年就想收拾它,641年出兵没成功,憋了一肚子火。这次他铁了心要亲征,目标是打通东北边境,把唐朝的影响力推出去。可大军一动,后方得稳住,手下得靠得住,李靖这样的老将就成了关键。 李世民看重李靖的脑子和威望。可李靖这时候病得不行,觉得自己去了也是拖后腿,就跟皇帝说:我还是歇着吧,别误了大事。李世民嘴上答应,心里却犯嘀咕:这老家伙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三国迷都知道,司马懿是个狠角色,70多岁病得要死,还能爬起来搞政变,把魏国大权抢到手。李世民拿他打比方,意思很明白:你李靖病成这样,真没二心?我可盯着呢。这话听着像鼓励,其实是敲打,带点威胁的味道。 李靖一听,吓得冷汗直冒。他太清楚李世民的脾气了,这位皇帝疑心重,手腕硬,玄武门之变都能干出来,收拾个老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李靖赶紧跪下,说我愿意带病随行,证明自己没问题。这反应快得像条件反射,既是表忠心,也是怕翻车。 李世民跟李靖关系不简单。早些年,李靖打仗牛,可也有人说他藏私。630年,侯君集就告状,说李靖教兵法留一手,有点不老实。李世民问他咋回事,李靖淡定回:侯君集才危险,我教的够用了,他还想要更多。后来侯君集果然反了,李靖这话成了神预言。可即便如此,李世民心里还是留了个疙瘩,毕竟李靖在军中太有号召力,真要出点啥,麻烦不小。 644年的征辽是高句丽-唐战争的前奏,正式大战是645年那次。这回李世民主要是探路,带兵试试高句丽的底。结果不太顺利,安市城打不下来,最后撤了。李靖虽然随行,但病得太重,没法上前线,更多是给个象征意义,稳定军心。他的存在让李世民安心,也让将士们觉得有底气。 645年李世民再征高句丽,还是没拿下。李靖在家养病,出谋划策,帮着调整战略。649年,李靖在家去世,78岁。李世民很伤心,给了他最高规格的葬礼,追封卫国公,还让陪葬昭陵,可见对他有多看重。李靖留下的不只是战绩,还有军事思想,后来的《通典》里收了他的兵法片段,对后世影响不小。

0 阅读:6690

评论列表

蜉蝣

蜉蝣

33
2025-05-27 06:40

李靖之后无军神,其用兵亚白,韩..

[[[ 狼 ]]] 回复 05-27 15:08
刘帅

伯颜 回复 05-29 00:18
江山代有才人出

忘归

忘归

5
2025-05-28 01:23

李靖出身并不比李渊低多少

枫叶

枫叶

3
2025-05-28 05:21

托塔天王

清空碧水

清空碧水

3
2025-05-29 04:27

李靖师从舅舅韩擒虎,天赋加从小培养。

我是风儿你是沙

我是风儿你是沙

2
2025-05-28 13:37

李靖、李绩最厉害

三叔 回复 05-28 23:59
苏定方也是当仁不让

生命

生命

1
2025-05-28 09:02

屁股与脑袋的关系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