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因为中国文化里面认为国霸必衰!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和理念,简直可以说是两种风格、两种逻辑。一个讲究“国强不霸”,另一个则总给人一种“穷横穷横”的印象,尤其是在对待邻居这件事上。 很多人觉得中国这些年发展快、实力强,是不是也会像某些西方大国一样,开始干预别人内政、搞区域控制?但如果你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就会发现这国家骨子里其实不太喜欢称王称霸。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谁要是太霸道,最后大概率是要吃亏的。历史上一堆王朝就因为扩张过度、到处惹事,最后被群起而攻之,倒台得特别快。所以中国常说“国霸必衰”,意思就是你别看现在威风八面,其实越霸道,越容易走下坡路。 而这种文化思维,也反映在中国的外交上。比如“一带一路”,不是拉小圈子搞对抗,而是拉着大家一起修路、建桥、发展经济,不少亚洲国家也乐意跟中国合作,因为至少中国不逼你听话,不动不动就拿贸易和援助当筹码威胁人。 再看印度这边,风格就不太一样了。虽然经济还没完全腾飞,国内问题不少,但印度在南亚那股子“我是老大”的气场特别明显。 不管是尼泊尔还是不丹,这些邻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得看印度脸色行事。有些关键的外交决策,甚至都要先问问印度怎么说。你要是想搞点“独立外交”的动作?那可能得先做好被“收拾”的准备。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尼泊尔。2015年尼泊尔刚通过新宪法,印度就不高兴了,觉得自己在里面代表的某些少数族群利益没被照顾好。 结果呢?直接来个边境封锁,油运、粮食进不去,尼泊尔全国差点瘫痪。这事让不少人对印度的“区域霸主”姿态心生反感。 当然,说起印巴之间的恩怨,那是说几天都说不完。但在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还是让不少人看清了一个现实:军事强硬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 在一次空中交锋中,巴基斯坦直接击落了印度六架战机,连带着印度引以为傲的S-400防空系统都被破坏了。这一下,让印度方面很尴尬,也让南亚局势一下子紧张到极点。 这种事要是换成中国,会怎么处理?很多人会发现,中国一般更注重避免冲突,哪怕有矛盾,也尽量通过谈判解决,而不是直接亮剑。这不是什么“软弱”,而是一种“懂事”的体现。 毕竟,真打起来,谁也讨不了好,何必非得把对手逼到墙角呢? 一个国家能不能当“负责任的大国”,不仅看你有多强,还要看你怎么用这股力量。你是拿来帮助邻居一起变强,还是拿来压别人一头,让自己站得高?这背后的逻辑,决定了你未来是被人尊重,还是被人防备。 中国走的是“强但不霸”的路线,希望通过合作把周边国家带起来。印度则还在用老一套的“领导者”思维,希望周边都听它指挥,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搞得关系紧张不说,自己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不是特别讨喜。 普通人可能觉得这些地缘政治的事离自己很远,但其实,每次新闻里出现地区冲突、外交风波,背后都跟这些国家的理念选择有关。 希望未来这些国家能少点“谁听谁的”的争斗,多点“大家一起好”的共赢。毕竟,和平共处比谁都强,不是吗?
印度人为什么总觉得比中国强?原因很简单,你要知道,在印度,贪官上任之后根本不管你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