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印度人蛮厉害的,各国各行业,印度人混的风生水起,而且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现在《财富》500强里超过10%的CEO都是印度移民,微软、谷歌、IBM这些科技巨头的掌门全是印度裔。 这本来是好事,但架不住有人眼红——凭啥你们印度人能在华尔街和硅谷呼风唤雨?更关键的是,印度人在职场里的“抱团”现象,让很多美国人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 比如有美国网民爆料,印度裔CEO上任后,会把美国和欧洲的中层管理人员换成印度人,甚至把工作外包到印度,导致本地员工工作量暴增还得培训继任者。 这种操作被贴上了“印度帮”的标签,在X平台上引发了十几万条吐槽,有人直接说“印度裔CEO的杀手锏就是裁掉美国员工换成印度外包”。 经济层面的竞争更直接。美国科技行业里,印度裔占H-1B签证持有者的75%,这让不少美国人觉得自己的饭碗被抢走了。 特别是那些被外包到印度的岗位,比如波音公司把软件项目外包给印度团队后,接连出现737系列坠机事故,调查发现部分问题就出在外包团队的工作质量上。 这种“高薪职位外流+安全事故”的组合,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更讽刺的是,印度裔高管的管理风格和美国主流价值观冲突不断。 像旧金山初创公司Greptile推行的84小时工作制,还有金融科技企业Better.com印度裔CEO维沙尔・加格在电话会议上直接解雇900名员工的暴力裁员事件,都被批“破坏了美国职场文化”。 文化差异也是导火索。印度移民虽然努力融入,但宗教习俗、饮食偏好这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很难改变。 比如印度教的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在某些社区被视为噪音干扰;印度家庭重视的“集体主义”和美国强调的“个人主义”在职场碰撞出火花——印度同事的“社牛”和“向上管理”能力,让东亚裔员工觉得“不公平竞争”。 更要命的是,印度裔高管的成功被部分美国人解读为“对美国智商优越性的否定”。特朗普阵营的MAGA派和技术党DOGE派为此吵得不可开交,DOGE派主张引进更多印度技术移民来对抗中国,结果直接戳中MAGA派的痛处:凭啥美国本土人才要给印度人让位?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演变成对印度文化甚至印度国家的攻击。 政治因素更是火上浇油。印度政府的某些政策在美国引发争议,比如对穆斯林的歧视性法律,被美国舆论批评为“破坏民主价值观”。 更微妙的是,美印在高端服务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印度擅长的软件、医药、金融这些领域,恰恰是美国想保住的高价值行业。制造业已经被中国压制,美国当然不愿意再让印度分走高端服务业的蛋糕。 再加上中美关税缓和后,美国把贸易施压重心转向印度,印度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的举动,进一步激化了民间情绪。 媒体报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波音737事故、微软蓝屏事件这些技术故障,都被和印度裔高管的管理决策挂钩;印度媒体对美国科技公司的“逆袭”报道,又被美国网民解读为“炫耀”。 更有甚者,印度裔作家桑卡兰的小说《红地毯》里描绘的文化冲突,被部分美国人断章取义,加深了对印度移民“虚伪”“难以融入”的刻板印象。 不过,这波反印浪潮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焦虑。当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美国发现自己既无法压制中国,又培养出印度这个“亚军竞争者”。 印度的金融-服务业经济模式和美国高度相似,意味着未来在高价值行业的竞争只会更激烈。这种“同生态位竞争”的压力,让美国社会把对中国的无力感转嫁到了印度身上。 说白了,印度人只是美国在全球竞争中焦虑的替罪羊——当你无法打败真正的对手时,总得找个出气筒。
印度人为什么总觉得比中国强?原因很简单,你要知道,在印度,贪官上任之后根本不管你
【2评论】【10点赞】
鱼乐
阿三胡乱生人,多了就移民,哪个国家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