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年,乾隆南巡时,一个和尚领着一个幼童,找到御前太监要求见乾隆。太监笑道:“皇上也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吗?”和尚随后说了一句话,太监大惊失色,急忙向乾隆禀报去了。 那时候,乾隆爷正美滋滋的南巡呢,那叫一个风光无限。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和尚带着个小屁孩来找他,这事儿可不简单,跟往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个大石头一样,炸开了锅,把一段老掉牙的皇家秘史又给翻腾出来了。你说这“出头的椽子先烂”,这话真是不假啊!那天,皇上大驾光临江南,太阳跟不要钱似的,把大地照得金灿灿的。这时,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和尚,领着一个瘦得跟竹竿似的小孩,跑到皇上身边的太监那儿,说要见皇上。太监一听,鼻子里哼了声:“皇上是你想见就见的啊?”和尚倒是一点儿不慌,慢悠悠地说:“这孩子啊,是皇四子永珹的后代,皇上亲孙子呢!” 这话一出口,太监吓得脸都绿了,撒丫子就往宫里跑,去跟乾隆汇报。乾隆一听,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以前的秘密报告立马在脑海里飘过,这事儿不会是真的吧?他想起永珹那孩子,自己为了政治需要,把他过继给了叔叔胤裪。虽然是亲骨肉,但为了大局,也只能忍痛割爱了。现在,如果和尚说的是真的,那岂不是要把那段不能说的秘密给抖搂出来了?一问之下,和尚全招了:永珹侧福晋为了争宠,想干掉另一个小老婆生的娃,还好有个小仆人心疼孩子,自己养了多年。这不,乾隆南巡了,他们就带着孩子来认亲了。乾隆找来了永珹的正牌福晋,结果人家一口咬定,孩子早就没了。这下可好,一边是密信里的谜团,一边是福晋的硬气回答,谁真谁假,跟雾里看花似的。 乾隆一看,行,军机处,给我好好查查!大臣们也是头疼,这年头,谁敢冒充皇孙啊?审来审去,小孩露馅了,说自己其实姓刘,都是被那和尚忽悠来的。和尚这下惨了,直接被咔嚓了,小孩呢,发配伊犁去了。不过,乾隆老爷子好像还有点拿不定主意,一拍大腿,就把发配地给改成了黑龙江。这一改,那幼童还以为自己时来运转了呢,居然胆大包天地管乾隆叫起了“汗玛法”,还三天两头地跟官府对着干。结果呢,因为骗皇帝这档子事儿,小脑袋瓜直接搬家了。事儿说到这儿就算完了,但里面的弯弯绕绕,真让人琢磨:那和尚和幼童之间,到底有啥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乾隆心里头,是不是还嘀咕着呢?历史的烟雾弹,到现在也没散干净啊!
1780年,乾隆南巡时,一个和尚领着一个幼童,找到御前太监要求见乾隆。太监笑道:
雨后新清世界
2025-05-23 01:09: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