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5名女知青坐船去南岸割柳条。船进入江心,水流打着漩涡,船开始摇晃。

雨后新清世界 2025-05-23 00:49:27

1969年,15名女知青坐船去南岸割柳条。船进入江心,水流打着漩涡,船开始摇晃。大家死死抓住船帮,心快跳到嗓子眼。 1969年,那可是知青们“上山下乡大冒险”的鼎盛时期。那会儿,理想满天飞,现实却硬邦邦,热血跟苦难就像俩兄弟,形影不离。都说“老百姓的事儿最大”,在那个年代,这话听起来沉甸甸的,跟秤砣似的。一大票年轻人,拍拍屁股离开老家,跑到完全不认识的地界,愣是用他们那还没长结实的肩膀,扛起了时代的担子。佳木斯梧桐河农场,就是其中一个“热门景点”。 春天那会儿,江水还在半梦半醒之间,冷得跟冰窖似的。蔡爱华、金杰这十五位“女侠”,坐着条木船,打算去南岸割点柳条回来编筐。船刚一到江中间,水流就开始捣蛋,漩涡一个接一个,船跟跳迪斯科似的,晃得人眼花缭乱。江风吹过来,冷得直往骨头里钻,大伙儿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江里的“浮萍”。 她们死命抓着船边,手心湿得跟泡过水似的,耳朵里除了浪涛的咆哮,就是自个儿的喘气声,跟拉风箱一样。结果,老天爷还嫌不够热闹,一个大浪直接拍过来,船就跟翻饼似的,瞬间底朝天了。黑漆漆的江面,啥也看不见,挣扎的、喊叫的、绝望的……就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候,有的人眼疾手快,抓住了翻过来的船,有的则被男知青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给拽出水面。可更多的姐妹,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沉了下去,成了江底的一份子。多年以后,那些从“大风大浪”里爬出来的老铁们又聚到了一块儿,一提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事故,眼眶子立马就湿润了。江水这家伙,冷酷得跟冰块似的,但咱们人心啊,那可是热乎乎的小太阳。那些走了的兄弟姐妹,就像心里头的一盏不灭的小夜灯,把剩下的日子照得亮堂堂的。

0 阅读:0
雨后新清世界

雨后新清世界

雨后新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