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王爷们”真是玩了漂亮的一手,表面上大手笔签下了各种军购和投资协议,看着好像给了美国一份大礼,实际上他们对于美国最想要的——美债增持,压根不表态。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作,华尔街现在也是无可奈何。 就拿沙特来说,虽然和美国签了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但协议里真正的新增订单只有130亿美元,剩下的1290亿美元都是之前没执行完的项目重新打包。 这种旧单新算的操作,让协议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更有意思的是协议里压根没提沙特一直想要的F-35战斗机,因为以色列反对,美国不敢松口,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表演。 而卡塔尔的2000亿美元经贸大单同样充满玄机,表面上看卡塔尔一口气买了210架波音客机,创下历史纪录,但仔细看交付时间就会发现,777X机型因为还没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认证,首架交付要等到2027年。 而且,波音目前积压的订单超过5000亿美元,产能能不能跟上还是个未知数,这种远期合作的框架协议,更像是给美国画了个大饼,实际能落地多少还得看心情。 中东国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早就看透了美债的风险,2025年4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飙升19个基点,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大涨幅。 穆迪、惠誉等评级机构接连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三大机构集体“唱衰”,让美债的安全资产光环彻底褪色,沙特、卡塔尔这些国家心里清楚,现在增持美债就相当于跳进一个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美元越来越不稳,美债收益率却越来越高,这摆明了是让他们当冤大头。 于是,中东国家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表面上和美国签大单,维持战略关系;私底下却悄悄调整投资策略。 比如沙特,在和美国签署6000亿美元投资协议的同时,转头就和中国签署了70个合作项目,涵盖农业、新能源等领域;阿联酋更直接,一边和美国谈AI合作,一边把过半资金投给了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数据中心,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既给了美国面子,又避免了把所有筹码都押在美国这张赌桌上。 当然,美国也不是完全没察觉,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大肆渲染这些协议,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提振国内经济和股市信心,而且为了救市,还放出了希望访华的声音。 总的来说,中东国家的这一手操作,表面上是给美国送了一份大礼,实际上却是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给美元霸权敲响了警钟,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会愿意为别人的债务危机买单。
沙特这步棋走得有多妙?前脚刚和美国签下6000多亿美元的大单,后脚就和咱们中国敲
【6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