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次阅兵,可能让普京认清两个事实:第一是自己又被印度耍了,第二是几乎没西方国家愿去莫斯科,相比之下中方早已确认出席! 5月9日的红场阅兵本应是普京展示国际号召力的高光时刻,却意外成了照妖镜,把国际社会的真实态度照得明明白白。 先说印度,作为俄罗斯传统盟友,原本答应得好好的莫迪,临到阅兵前突然以国内局势紧张为由放了鸽子,连国防部长都临时变卦,最后只派了个副防长来走过场。 印度的小心思其实不难猜,俄乌冲突以来,美国一直在施压印度站队,而印度又舍不得放弃俄罗斯的军火和能源,这种脚踩两条船的策略,短期内确实能两头捞好处,但长期来看,只会让俄罗斯对这个老朋友越来越寒心。 毕竟,在俄罗斯最需要支持的时刻,印度选择了缩头,这种塑料友情在国际政治的寒冬里,注定经不起考验。 如果说印度的缺席是软刀子杀人,那么西方的态度简直就是直接捅刀子,美国这次派了几个退伍军人代表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表面上冠冕堂皇,实则是在恶心俄罗斯,既不想承认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又要摆出一副尊重历史的姿态。 更绝的是,欧盟国家不仅自己不来,还阻挠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出席,甚至不惜关闭领空给人家找麻烦。 这种集体冷暴力的背后,是西方对俄罗斯的系统性打压,自俄乌冲突以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制裁,试图将其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 但这次阅兵却打了他们的脸,29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莫斯科,其中不乏巴西、南非等新兴大国,甚至连美国的盟友以色列都派了退伍军人代表,这说明西方的孤立政策并未完全奏效。 不过,西方的反应也暴露了他们的焦虑,如果连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这样的政治正确场合都无法垄断话语权,那么他们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岂不成了笑话?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就显得格外仗义,不仅早早确认出席,还派出了119人的三军仪仗队,成为红场阅兵中规模最大的外国代表团。 普京也在阅兵后的讲话中特意提到“中俄关系是全球稳定的基石”,言语间满是对中国的信任,这种互动背后是两国近年来在核心利益上的深度绑定,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为俄罗斯争取了战略空间,而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公开支持则为中国撑腰打气。 中国的仗义其实并不意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的外交政策,这种不选边站队的姿态反而赢得了更多国家的尊重,在西方试图构建新冷战”营的当下,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大国关系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
俄罗斯这次阅兵,可能让普京认清两个事实:第一是自己又被印度耍了,第二是几乎没西方
寂寞吞噬灵魂
2025-05-13 14:42: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