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九族,胡惟庸笑道:“即使我没罪没错,陛下若要想加罪于我,也不担心没有借口去治我的罪。”朱元璋龙颜大怒,指责道:“你的心腹同党涂节已招认你谋逆,你休想抵赖。” 胡惟庸仰头望着天上飘着的几朵残云,嘴角扯出一丝苦笑——当年那个在濠州城里喊着“有福同享”的朱重八,终究是回不来了。 “谋逆?哈哈哈!”胡惟庸突然放声大笑,笑声惊飞了城墙上的乌鸦。他身上的囚服沾满血迹,却挺直了腰板:“陛下可还记得,那年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压境,是谁在应天城里日夜操劳筹备粮草? 又是谁陪着陛下在龙湾设伏,差点丢了性命?”这话像根刺,扎得朱元璋眼皮直跳。他握紧了龙椅的扶手,想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可转瞬又瞥见阶下囚眼中的桀骜,心底的杀意更盛。 “拖下去!”朱元璋猛地起身,冕旒撞出清脆的声响。胡惟庸被侍卫拽着往后拖,却仍在大喊:“陛下杀了我胡惟庸,不过是想拔掉丞相这根刺罢!”这话让满朝文武脸色骤变——谁都知道,朱元璋近些年总念叨着“丞相权力太大”,如今借着谋逆案动手,分明是要把相权彻底收归皇权。 刽子手的鬼头刀映着日光,胡惟庸最后望了眼巍峨的奉天殿。记忆里,他刚当上丞相时,朱元璋常邀他月下对酌,讨论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可不知从何时起,君臣之间的对话少了,猜忌多了;笑脸没了,试探来了。他想起涂节那张惊慌失措的脸——那个曾经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下属,为了保命,竟成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刀光落下的瞬间,胡惟庸突然觉得释然。这场君臣博弈,从他坐上丞相之位那天就已注定结局。朱元璋要的是乾纲独断,而丞相制度却像横在皇权前的一道坎。自己的死活,不过是历史棋盘上的一步棋罢了。 而随着胡惟庸人头落地,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也彻底画上了句号,从此朝堂之上,再无人能分皇权半分。 这场看似因“谋逆”而起的诛杀,实则是封建帝王对权力极致掌控的必然选择,只是那沾满鲜血的龙椅,终究要背负无数的争议与猜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384年,朱元璋赐岳父胡美自尽,胡美质问说:“父亲到女婿家看女儿,是再正常不过
【1评论】【7点赞】
用户13xxx73
畜牲打入十九层地狱灭魂。跑不出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