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列火车上,音乐家王莘突然大哭不已,乘客都以为他“神经病”,但王莘毫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5-21 18:56:07

1950年,一列火车上,音乐家王莘突然大哭不已,乘客都以为他“神经病”,但王莘毫不在意。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不正常行为”,让一首传世佳曲诞生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刻进国人骨子DNA里的歌曲,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响起旋律,人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张口哼唱。 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署了文件,要求全国广泛传唱这首歌曲。《歌唱祖国》背后的创作故事也被人所了解。 王莘出生于1918年,从小就接受到各种新思潮的洗礼,王莘参加过很多抗战宣传活动。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还会拉二胡、吹笛子,但苦于家庭条件不好,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学习。 1935年,17岁的王莘参与了冼星海和吕冀等人领导的歌咏运动,辗转多地进行抗战宣传。在这其中,王莘切身体会到了歌曲震动人心的力量,让他更加坚定了想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家的念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定为了国歌。王莘作为文艺工作者参与了开国大典,那样的盛况看得王莘的内心无比激动,他萌生了写歌赞颂祖国的想法。 王莘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此后王莘便绞尽脑汁的伏案写歌,前前后后产出了不少,但都没有传唱开来。一时之间王莘有些受挫,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好在妻子很看得开,安慰他:“你可以多出去走走,既然要歌唱祖国,怎么能不关注人民呢?”王莘茅塞顿开,渐渐放松了自己的神经,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外界上,果然有了很多的收获。 1950年,王莘在国庆前夕去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红旗飘飘,下方来来往往的行人洋溢着开怀的笑容,万众期待的好日子正在逐步向人民靠近。 王莘站看着旗杆上随风扬起的五星红旗,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几句歌词。这个旋律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便忘不掉了,他精神一振,在去往火车站的一路上都在来回哼唱这几句歌词。 回程的火车上,万亩平原、层层山峦、大江小河的画面出现在王莘的脑海中,王莘的眼睛越来越亮,思路愈发的顺畅,他激动的双手颤抖,想要将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 他慌乱的起身翻遍了行李、摸遍了全身上下,最终看到了别人不要的烟盒,他急忙将烟盒拆开,用笔将歌词写下来。他边写边唱,写到动情处,他的眼泪泉水般的涌出,哽咽得哭出声来。这番景象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说他是“神经病”。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莘创作出了《歌唱祖国》。这首歌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二国歌。直到70多年过去,每每唱起这首歌,国人总会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鼓舞着一代代人拼搏向上。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19-08-05【歌曲《歌唱祖国》诞生记】 文|方寸 编辑|汀洲侃史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