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位头发全白、瘦到脱相的老人,被无罪释放。妻女看到他这个模样都心疼得直掉眼泪。然而,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人,曾经拥有万贯家财,是上海鼎鼎有名的人物。 邵洵美,作为民国时期的杰出文化名流之一,与徐志摩等"民国四大才子"齐名,享有广泛的声誉。他因其丰富的家世背景和杰出的才华而备受瞩目。 邵洵美的外祖父盛宣怀和叔外祖父李鸿章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这些家族背景为他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邵洵美因其家族背景和出众的容貌而广受欢迎。他被戏称为"活银行"和民国时期的"孟尝君"。 这是因为他的财富众多,总是慷慨助人,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他都会慷慨解囊,甚至不求回报。 邵洵美在留学欧洲期间,常常向中国留学生提供帮助。就连像徐悲鸿和蒋碧薇夫妇这样的知名留学生。 邵洵美从一出生,便注定了过上锦衣玉食,被人捧在手心里的生活。他的家世显赫,外表英俊,这让他备受女孩子的喜爱。 在受到赞叹和注意的情况下,邵洵美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一个花花公子,过着纵情享乐的生活。
然而,这种放纵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的家族财富并没有得以延续到下一代。 邵洵美的父亲没有管理家产的能力,这导致邵家的财务状况急剧下滑。 这时,邵洵美与盛佩玉的联姻就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救命稻草,因为与家境优越的盛家结合,可能是唯一能够挽救邵家颓势的途径。 他认为国内的出版业不如国外,所以就从国外引进了最先进的印刷设备。
他还从欧洲聘请了资深的印刷技师,并购买了先进的印刷机器,确保出版物的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同时他创立了"洵美书社",致力于翻译和出版国外文学作品,使中国读者能够接触到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丰富了国内文化阅读材料,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邵洵美的妻子盛佩玉也积极支持他的事业,他们在事业中紧密合作,常常深夜在办公室里讨论下一步的策略。 他们首次引进的荷马的《奥德赛》在上海文化圈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标志着他们的出版事业初见成功。 尽管他有远见卓识,但好运并没有一开始就眷顾他,而是伴随着一系列挫折和困难。 洵美书社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翻译国外文学作品的版权费用昂贵,加之印刷成本高昂,每本书的制作成本远超过市场的接受范围。 此外,随着战争的爆发,出版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物资短缺,很多出版社都面临着关门的危险。
邵洵美为了维持公司运营,不得不卖掉了家中的许多珍贵的古董和画作。 五十多岁时,邵洵美的书店也跟着倒闭关门了,他本打算凭本事出去打工。但他早年的“善举”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在1958年,他决定回归出版业,但需要启动资金。他向朋友发出了一封求援的信,但这封信却未能送到朋友手中,而是被人截住。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不合理的行为可能会被误解为间谍活动,因此邵洵美因这一不实的指控而被关进了监狱。 邵洵美的四年监禁带来了沉重的身心创伤,释放出来后,他已经没有家了,只剩下妻儿。此外,那些年的折磨也对他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导致他患上了肺原性心脏病。 他的头发变得全白,面色因心脏病而变得紫黑,甚至牙齿也丧失了几颗。他的呼吸困难,每次稍微活动都会让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不得不整日坐在床上。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邵洵美下定决心,要随自己的心意而活,潇洒的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