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张爱萍将军到酒泉某基地视察,突然,他发现有10多名背着斜挎包的战士站在不远处,张将军上前搭话,战士们的几句话入耳,他顿时火冒三丈!
张爱萍将军顶着能把人晒脱皮的太阳,到军事重地检查工作,基地里的铁皮房子被晒得烫手,科研人员趴在桌子上算数据,汗珠子把草稿纸都打湿了。
训练场上的兵们穿着结满盐花的军装,脸膛晒得跟红铜似的。
那天正晌午头,张将军检查完重要设施,往食堂走的路上瞅见机关服务社门口不对劲。
只见十几个年轻战士背着鼓鼓囊囊的挎包,挤在巴掌大的树荫底下歇脚,这些小伙子军装洗得发白,脖子后面全晒脱了皮,嘴唇干得裂口子。
于是,他蹲下来跟他们唠嗑,没成想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这些兵天没亮就出发,从三号区各个哨所走了几十里沙地。
挎包里揣的凉馒头早啃完了,服务社的货架子却空得能跑老鼠,眼巴巴等到现在,连口热水都没喝上。
他伸手摸战士的挎包,掏出来的馒头渣子硬得硌手,蹭地站起来,嗓门震得房檐下的麻雀扑棱乱飞:"让管事的跑步过来!"
基地司令赶到时,他正把泡着馒头渣的搪瓷缸往他跟前递:"你尝尝,这就是咱们战士的好伙食!"
当天中午,食堂给这些饿着肚子的兵现炒了鸡蛋,煮了热汤面。
张将军背着手在服务社转悠,货架上就剩几个生锈的罐头盒子,这才知道基地原先打算花三十万给领导盖纪念亭,科研楼里连个电风扇都舍不得装,战士们喝的还是带着咸味的苦井水。
张将军当场拍了板:不盖了,省下的钱给战士们建汽水厂。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气话,他在基地转了七八天,把后勤的毛病摸得门儿清,服务社的物资来得不及时,偏远哨所经常断顿,喝的水里漂着沙子,夏天连块冰都见不着。
说干就干,他带着人满戈壁滩找水源,在三十七八度的高温里跑断了腿,总算找到处能打井的地方。
没过俩月,过滤池修起来,战士们终于喝上了清甜水,从兰州弄来的制冷设备也到了位,三个月不到,冷饮车间就冒了烟,头回出冰棍那天,整个基地跟过年似的。
最让人记着的是这么个事:头批冰棍刚冻好,张将军非要等外出巡逻的战士回来。
眼瞅着冰棍化成糖水,他拿勺子挨个喂给换岗的兵,有个小战士舍不得喝,拍着他肩膀说:"下回咱们有的是,管够!"
为了解决偏远哨所的问题,他想出了个绝招,把淘汰的导弹燃料罐改造成储水塔,又让后勤处搞了流动服务车。
每月逢五逢十,大卡车拉着米面粮油往各个哨所送,冬天快到时,他还特意从新疆调来三百件羊皮袄,站在仓库门口一件件检查。
发现有个战士分到的袄子袖口有补丁,二话不说把自己那件新的换了过去。
别看他平时雷厉风行,心细起来谁都服气,他教炊事班用棉被裹着冰块存菜,在地窖里存了够吃一冬天的萝卜白菜。
听说哪个连队用军车拉西瓜,先是黑着脸训人,转头又让后勤送去二十斤白糖。
戈壁滩上种点西瓜不容易,战士们啃着撒白糖的西瓜,心里都热乎乎的。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动,把基地上下拧成了一股绳,临走前开干部会,他撩起衣服露出肚子上的枪伤:"当年打小鬼子都没渴死咱们,现在能让同志们喝苦水?"
没过两年,原先的冷饮车间越办越大,成了西北最大的军用食品厂,周围老百姓也跟着沾光,不少人在厂里找到了活计。
那些年在基地待过的老兵,说起张将军还直竖大拇指,特别是他站在岗楼底下给战士喂糖水的场景,成了大伙心里最暖和的记忆。
后来基地条件好了,夏天有冰棍冬天有白菜,但老战士们都说,最甜的还是当年那碗化了的糖水。
信息来源: 凤凰网——《张爱萍上将为何事自己给自己下口令罚站10分钟》
yy
古有霍去病分酒成酒泉,今有革命传承耀中华,致敬张将军!
一锤定音
瞎白唬,棉被裹冰块放进菜里,冰块不化吗,有水菜烂的不更快吗,编故事不用脑子吗,
用户10xxx30 回复 05-23 08:33
还真小屁孩啊,说话不经大脑
予人玫瑰手有留香 回复 05-23 09:23
井底之蛙
人海里的战斗鸡
爱兵如子,可共赴生死!
开心快乐
张爱萍令人佩服的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