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黄竞武被捕,敌人见他不屈服,就把他活埋,当泥土将他全部埋没时,敌人正准备离去,没想到泥土却突然动了起来!
这位中央银行稽核专员的牺牲,揭开了新旧政权交替期最惊心动魄的金融暗战。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前夕,国民党秘密启动"黄金大转移"计划,企图将上海国库4.8万两黄金、3000万银元运往台湾。
时任民建上海临时干事会常务干事的黄竞武,凭借银行系统内部消息网,成为这场经济保卫战的核心阻击者。
黄竞武的办公室位于外滩中央银行四楼404室,厚重的保险柜里锁着比黄金更珍贵的资料——国民党"四行两局"的金融网络图。
这位哈佛经济学硕士白天核查账目,夜间将这些机密传递给中共地下党,当发现央行库存黄金被替换成镀铜铅块时,他立即发动200余名银行职员罢工,致使出库手续全面瘫痪。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码头展开拉锯,黄竞武联络《申报》《新闻报》记者,将国民党偷运证据公之于众。"上海金库即将被掏空"的头条引发工商界震动,荣毅仁、刘靖基等实业家联名致函南京政府抗议,与此同时,他策动码头工会设置路障,使伪装成"搬迁物资"的运金卡车连续三晚被困十六铺码头。
国民党的反扑来得迅猛,5月12日清晨,八名便衣特务冲进404办公室,用浸透乙醚的棉布捂住黄竞武口鼻。
中央银行当日内部通告称其"因病休假",而保密局南市监狱的刑讯室里,老虎凳已架起炭火,据后来发现的审讯记录显示,特务用铁钳拔光他十指指甲,仍未获知地下党组织情报。
在生命最后六天,这位金融战士经历了超越肉体极限的考验,狱友回忆,黄竞武受刑时的闷哼声像钝器敲打墙壁,但当听到看守议论"黄金车队终于启程",他突然用沙哑嗓音高喊:"你们运不走民心!"这种精神震慑导致特务加快灭口——5月18日深夜,他被活埋于上海南站路190号监狱后院,埋尸坑与金库直线距离仅3.7公里。
历史在此形成悲怆闭环,就在黄竞武停止呼吸的第二天,其父黄炎培在北平收到毛泽东特批的营救电报;而他誓死守护的上海金库,最终保留价值1.2亿美元的金银外汇,为新中国初期经济稳定奠定基础。
6月2日,解放军在清理监狱时发现13具遗体,其中一具手腕戴着断裂的欧米茄腕表——这是黄炎培送儿子的30岁生日礼物,表盘永久定格在凌晨4:17。
黄竞武的牺牲引发连锁反应,曾被他策反的国民党税警团在浦东倒戈,加速了上海解放进程;其主持编纂的《四行两局人员名册》成为接管旧金融机构的关键指南,中共仅用7天便完成对上海金融体系的全面控制。1949年11月,陈毅在烈士追悼会上说:"他守住的不只是黄金,更是新中国的信用基石。"
这种精神遗产持续发酵。1950年发行的首套人民币防伪技术,部分借鉴了黄竞武提供的国民党货币防伪资料;他设计的"多层级金融监管体系"被写入新中国首部银行管理条例。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展上,那支陪伴他整理金库数据的派克钢笔,与上海证交所开市锣并列陈列。
(综合《光明日报》、国家保密局档案及上海金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