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喝完鹿血,准备翻嫔妃的牌子。谁知道李德全突然下跪大哭着说:“皇上,您已经连续

猫猫背茹茹 2025-05-20 16:05:43

康熙喝完鹿血,准备翻嫔妃的牌子。谁知道李德全突然下跪大哭着说:“皇上,您已经连续六天了,今儿晚上您不能再翻牌子了!” 康熙皇帝这辈子可不容易,八岁就坐上了龙椅,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来年,干成了不少大事。 扳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这些功绩都够说上三天三夜,可就是这么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年却让家务事闹得焦头烂额,尤其是那些成天惦记皇位的儿子们,活生生把个慈父逼成了孤家寡人。 要说康熙晚年有个怪癖,就是爱喝鹿血酒,这东西大补,老皇帝喝了就爱往嫔妃宫里钻。 贴身太监李德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天眼瞅着皇上又要翻郑贵人的牌子,扑通就跪下了。 这已经是连着第六天召幸妃嫔,老太监脑门子直冒汗,壮着胆子劝皇上保重龙体,康熙到底是明白人,冷静下来也觉得该收敛些,改口说就去郑贵人那儿聊聊天。 谁承想这趟串门子串出大事了,老皇帝想给爱妃个惊喜,没让人提前通报。 到了郑贵人寝宫门口,里头传出来的笑声听着不对劲,除了郑贵人银铃似的笑,还有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康熙这耳朵多灵啊,当场就听出是太子胤礽在里头。 五雷轰顶都不足以形容老皇帝当时的心情,踹开门一看,太子和郑贵人衣裳都没穿利索,瘫在榻上直哆嗦。 要说这太子胤礽也是苦命人,亲娘赫舍里皇后生他时难产死了,康熙对早逝的皇后感情深,两岁就给这孩子封了太子,亲自带在身边教养。 哪想到这宝贝儿子长大成人,倒惦记起自己的女人,郑贵人本是江南进献的汉女,生得水灵,老皇帝南巡时一见倾心。 这会儿看着两人衣衫不整的模样,康熙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可这事儿终究是皇家丑闻,传出去实在丢人,老皇帝憋着气把郑贵人打入辛者库做苦役,对外随便安了个罪名。 至于太子,骂是骂了,可到底没下狠手,说到底还是顾念着赫舍里皇后的情分,加上太子毕竟是亲手带大的孩子,心里还存着几分不忍,但经此一事,父子间的裂痕算是落下了。 要说康熙晚年这些糟心事,根子还在他活得太长。 老爷子活到六十九岁,这在古代皇帝里算高寿,儿子们眼巴巴等着继位,等得胡子都白了。 太子胤礽当储君当了三四十载,身边渐渐围起党羽,索额图这些前朝老臣仗着是太子外戚,暗地里没少搞小动作。 康熙何等精明,早看出太子集团坐大,心里既忌惮又伤心。 老皇帝也有自己的苦闷,年轻时候忙着治国平天下,到老了儿子们却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 后宫嫔妃们又多是政治联姻,难得有个可心的郑贵人,还闹出这等丑事,一来二去,康熙越发沉迷酒色,想借着这些暂时忘却烦恼。 可这鹿血酒喝多了伤身,老皇帝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倒让那些盯着皇位的儿子们更心急了。 太子胤礽这事儿虽被压下去,但终究在康熙心里埋了根刺。 后来太子二次被废,固然有结党营私的原因,可谁敢说没有这桩丑事的阴影? 要说康熙也是可怜,年轻时杀伐决断的英主,到老却被儿子们逼得心力交瘁。 郑贵人事件过去没多久,九子夺嫡的戏码愈演愈烈,老皇帝看着儿子们明争暗斗,怕是肠子都悔青当初没多生几个贴心棉袄。 这桩皇家秘闻后来被记在《清史稿》里,不过写得隐晦,说康熙四十七年"太子既废,上谕曰'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字里行间透着老父亲的失望。 野史里倒是传得有鼻子有眼,说太子被废前就有诸多荒唐行径,其实细想也难怪,当了三四十年的太子,天天活在父亲阴影下,换谁不得憋出点毛病? 要说这皇室家务事,真比朝堂争斗还难料理,康熙能治得了天下,却治不好自己的家。 晚年那些借酒消愁的日子,未尝不是种逃避,郑贵人事件过去后,老皇帝对后宫越发疏远,倒是把更多心思放在朝政上。 可九子夺嫡的旋涡已然成形,任他怎么敲打平衡,终究挡不住儿子们对皇位的渴望,这场父子君臣的大戏,直到康熙驾崩才算落幕,给后世留下无尽唏嘘。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 《圣祖实录》 《康熙起居注》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