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么说吧,普京的年纪摆在那,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在的局势远不如他初掌权时稳定。一旦他离开,权力真空几乎不可避免。接班人会是谁?能不能稳住国家?又或者会把俄罗斯带向另一条路,这些都是未知数。 普京今年 73 岁了,从 2000 年掌权至今已有 25 年,虽然 2024 年刚连任总统,但年龄摆在那儿,身体能不能撑到 2030 年任期结束都是未知数。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现在的局势远不如他刚上台时稳定,一旦他离开,权力真空几乎不可避免。 俄罗斯的政治体系是高度集中的强人政治,普京的个人权威是稳定的核心。但他没培养出一个能服众的接班人,潜在候选人像梅德韦杰夫、绍伊古这些人,要么因为亲西方的历史污点失去信任,要么因战争失利被边缘化。2025 年普京提拔总统助理久明进入国家航天集团监事会,被外界解读为权力交接的信号。但久明虽然有军方背景和地方治理经验,可他的政治根基和公众支持率都不够扎实,能不能稳住局面还是个问号。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国内问题一大堆。经济上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虽然 2024 年非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预算近三分之二,但能源价格一波动,整个经济就跟着抖。西方制裁又让俄罗斯外贸萎缩,进口下降,通胀居高不下,老百姓日子不好过,社会矛盾就容易激化。要是新领导人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国内可能会乱成一锅粥。 俄罗斯的民族问题也很棘手。车臣、达吉斯坦这些地方一直有分离主义倾向,俄乌冲突后,不少分裂分子投靠乌克兰,和乌方的新纳粹组织勾结,想趁机搞独立。要是普京不在了,这些势力很可能趁机闹事,把俄罗斯搅得四分五裂。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要是乱了,麻烦可不小。中俄现在虽然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但中国一直强调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2023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就主动调整了对俄政策,从 “合作无上限” 转向 “三不原则”,就是为了避免被俄罗斯的烂摊子拖累。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太拉垮,原本大家都觉得它是能和美国掰手腕的军事强国,结果打了这么久都没占到便宜,还让欧盟彻底倒向了美国。中国原本想拉拢欧盟,形成中美俄欧 “四国麻将” 的局面,结果被俄罗斯这一闹,美国轻轻松松整合了西方,中国反而变得孤立了。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得和俄罗斯保持点距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再说了,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一直有 “大国沙文主义” 的毛病。就拿阿富汗问题来说,美国撤军后,俄罗斯不顾中国在台海的压力,拼命想把阿富汗的主导权攥在手里,甚至还想趁机捞点好处,完全不考虑盟友的利益。这种缺乏大局意识的做法,让中国很失望。要是未来俄罗斯换了领导人,说不定会更激进,到时候中国可就得跟着遭殃。 中国也在想办法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在中亚,中国推动中哈新经济走廊,绕过俄罗斯直接连通欧洲;和伊朗、俄罗斯搞联合军演,拓展在中东的影响力;还和中亚五国加强合作,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势力。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在俄罗斯不稳定的时候,能有更多的战略缓冲空间。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关系的压舱石,但中国也在多元化能源进口。除了俄罗斯,中国还和中亚、中东国家签了不少能源协议,确保能源供应不会被俄罗斯卡住脖子。在贸易上,中国和俄罗斯虽然 2024 年贸易额创了新高,但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达到 99.6%,俄罗斯成了第一个用人民币进行全部进出口贸易的国家,这既能降低汇率风险,也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不过,保持距离不代表要和俄罗斯闹翻。中俄在很多领域还是有共同利益的,比如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维护地区稳定等。中国还是会继续和俄罗斯合作,只是会更谨慎,不会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就像 2025 年的 “安全纽带” 联合演习,中伊俄三国海军一起演练,但中国始终强调这是为了维护海上安全,不是针对第三方。 说白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利益驱动的。中国和俄罗斯保持一定距离,不是因为感情淡了,而是为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利益。普京的接班人是谁、能不能稳住俄罗斯,这些都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留一手,不能把宝都押在俄罗斯身上。只有保持战略自主,才能在未来的变局中站稳脚跟。
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么说吧,普京的年纪摆在那,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2025-05-20 14:50:25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