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就业反选带给我们的启发!中国年轻人为了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日本的求职者却迎来了就业反选。有日本企业的HR在招聘会上向应届毕业生90度鞠躬,承诺公司永远不会加班,几乎是求着毕业生过来上班。这可不是一个个例。从近几年开始,日本的就业市场就已经完全反过来了。求职者成了企业眼里的香饽饽。 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口结构出了大问题。少子化让年轻人越来越少,劳动力成了稀缺资源,企业再端着架子招人,就只能等着关门。所以日本企业只能低头,又是涨薪又是承诺不加班,甚至连学历门槛都不要了,目的就是把年轻人哄到自己公司里。 反观咱们中国,年轻人找工作挤破头,企业却挑三拣四。这背后的问题其实和日本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日本是劳动力总量不足,咱们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传统行业人满为患,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却缺人缺得厉害。比如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企业开出高薪都招不到合适的人,而一些普通岗位却挤破头。这种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的情况,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 日本的经验告诉咱们,要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光盯着人多,得从根子上调整。首先,产业升级是关键。日本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往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这些领域转型,创造高附加值的岗位。咱们也一样,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产业升级,像东莞就派人去浙江跨省招数字经济人才,就是因为传统制造业已经没法满足需求了。只有产业升级了,才能创造出更多高技能、高收入的岗位,让年轻人有更好的选择。 其次,职业教育得跟上。日本的职高、专科院校和企业需求是直接挂钩的,学生还没毕业就知道自己要干啥,企业也乐意要这种上手快的人。咱们现在虽然也在推动职业教育,但很多学校教的东西和市场脱节,学生学完找不到对口工作,企业又招不到人。所以,职业教育得和产业需求对上号,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企业也能招到能用的人。 还有,灵活用工得规范。日本企业为了招人,把非正式雇佣玩得很溜,兼职、外包这些形式用得很灵活。咱们中国现在灵活就业的人也不少,8400 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占全国职工总数的 21%。但这里面问题也不少,社保、劳动关系认定这些都没解决好。京东、美团开始给骑手缴社保,算是个好的开始,但还需要政策跟上,让灵活就业者也能有保障。 另外,企业的用工观念得变。日本企业以前搞终身雇佣制,现在也不得不放下架子,用高薪、福利来吸引人。咱们的企业也得明白,现在年轻人不稀罕 “铁饭碗”,更看重发展空间和工作生活平衡。那些还在搞 “996”、压榨员工的企业,早晚得被市场淘汰。 最后,政府得搭好台子。日本政府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直接引进 50 万外籍劳工,还设立新签证类别。咱们政府也在出招,比如《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强调要优化教育供给、健全终身培训制度。但光有政策还不够,得落到实处,让企业和劳动者都能受益。 说白了,日本的就业反选给咱们提了个醒:就业市场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劳动力从 “买方市场” 变成 “卖方市场”,企业就得放下身段,政府就得调整政策,年轻人也得提升自己。只有三方都动起来,才能让就业市场从 “卷生卷死” 变成 “双向奔赴”。未来中国的就业市场,肯定也会经历这样的转变,关键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别等到人都跑光了才想起改。
日本就业反选带给我们的启发!中国年轻人为了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日本的求职者却迎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2025-05-19 10:39:0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