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会晤引发连锁反应?沙特联手特朗普改变中东局势】▶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有可能改写

小霜谈世界 2025-05-18 20:38:36

【一次会晤引发连锁反应?沙特联手特朗普改变中东局势】

▶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有可能改写叙利亚的未来走向。但这一转变能否真正落实,仍取决于其政府内部的协调与执行能力——这正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特朗普关于解除制裁的承诺虽声势浩大,却面临落地难题,叙利亚人民与国际社会的耐心或将遭受考验。

▶沙特的这一战略布局并非毫无风险。若特朗普在未来对叙利亚兴趣减弱,或沙拉政权被极端派推翻,特朗普可能会迅速抽身,将责任归咎于利雅得。

2025年5月1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利雅得与叙利亚总统阿赫迈德·沙拉举行会晤。这是自25年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日内瓦与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会面以来,美叙两国领导人首次开展高级别接触。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象征着沙拉获得美国的初步认可,也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最终确立了政策方针。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自诩为“自由世界领袖”的总统,竟在媒体镜头前与一位曾主导“哈里发国”(HTS,前“基地”组织分支)的领导人握手,并将其称为“年轻有为的硬汉”。此举生动展现了唐纳德·特朗普一贯的领导风格与突发式外交手法。

早在2024年12月,特朗普还曾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叙利亚一团糟,但不是我们的朋友,美国不应与之有任何瓜葛。这不是我们的战争。让它自行发展。不要介入!”然而,仅几个月后,在5月13日的美沙投资论坛上,特朗普却发表长达48分钟的演讲,出人意料地宣布:美国将全面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

尽管他曾承诺在为期三天的海湾国家访问中发布“重大消息”,但总统团队中极少有人预见或知晓其具体计划。这一宣布在叙利亚及更广泛地区引发了广泛庆祝。

从多方面而言,特朗普与沙拉的会晤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更具深远影响的,是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bS)在促成此次会谈、塑造其成果、并向以色列释放明确信号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那么,这一会晤意味着什么?

在解释其动机时,特朗普表示,解除制裁旨在鼓励叙以关系正常化。他还补充道,沙拉需驱逐境内外国武装组织、遣返激进的巴勒斯坦团体,并协助遏制“伊斯兰国”势力。特朗普的这一政策转向……要求其政府(其中许多官员据称持保留态度)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政。

但对叙利亚民众而言,意义远不止于此。制裁的解除将带来深远经济影响——包括解冻海外资产,吸引外国投资重返建筑、能源和贸易等关键行业,并恢复大马士革进入全球金融系统的渠道。这一变动还将改善商品、药品与技术流通,增加就业机会,缓解通胀压力,为国家重建与未来发展提供希望。

换言之,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有可能改写叙利亚的未来走向。但这一转变能否真正落实,仍取决于其政府内部的协调与执行能力——这正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特朗普总统一贯以果断决策著称,乐于发布行政命令,并似乎将其数量视作执政成效的体现。但在政策执行方面,其政府表现却常常乏力。例如,他曾迅速对也门战事中针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失去耐心。仅凭一场演讲并不能确保政策全面落地——实际操作需要多方协力配合。

此外,特朗普的决定或许出于一时冲动,并受MbS影响颇深。正如其在演讲中所言:“哦,我为王储做了这么多。”这表明,总统的政策易受魅力型领导者影响,若缺乏制度化流程支撑,其决定随时可能被撤回。

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所能轻松解除的,仅限于通过行政命令(EO)设立的制裁措施。例如,EO 13894针对阻碍政治解决叙利亚冲突的个人与实体,EO 13572则制裁侵犯人权者。但经国会立法设立的制裁(如《凯撒法案》)则非总统所能单方面废除。

《凯撒法案》特别针对支持阿萨德政权的外国个人与企业,其修订或废除需国会批准。此外,与恐怖主义相关的制裁也难以解除。叙利亚自1979年起即被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并因前政权使用化武及实施大规模暴行而受制裁。这些法律与政治上的定位具有高度敏感性,使解除程序漫长而复杂。

因此,特朗普关于解除制裁的承诺虽声势浩大,却面临落地难题,叙利亚人民与国际社会的耐心或将遭受考验。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bS)的角色

特朗普将政策转向归因于两位人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沙特王储MbS,后者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自沙拉政府上台以来,沙特对以色列在叙军事行动愈发不满,尤其是频繁空袭与对戈兰高地的实际控制扩大。(以方声称此举旨在保护本国安全与叙境内的德鲁兹少数族群。)

MbS成功争取美国总统立场,表明沙特不仅完全支持沙拉政权,更将叙利亚命运与沙以关系正常化的前景直接挂钩。

在加沙战争及人道危机持续一年多之际,沙以关系已趋紧张。沙特很可能将停止以色列对叙军事行动并恢复1974年停火线作为其承认以色列的前提条件之一。这标志着地区力量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几乎终结了以色列深化区域融合的路径。

如今,MbS已将维护叙利亚主权列入沙特承认以色列的条件清单中。该清单原已要求以方为巴勒斯坦建国铺路,如今又添新项,对内塔尼亚胡而言更为棘手。他始终将沙拉政权视作极端势力,认为其立场与以色列国家利益相悖。然而,通过促成特朗普-沙拉会晤,MbS显然认为其立场已获得美方背书,且总统不再坚持将沙以正常化与沙美防务协议挂钩。

因此,地区力量结构的重组正在眼前展开——以色列更深层次的区域整合几近搁浅。

沙特的这一战略布局并非毫无风险。若特朗普在未来对叙利亚兴趣减弱,或沙拉政权被极端派推翻,特朗普可能会迅速抽身,将责任归咎于利雅得。

卡塔尔的经验亦值得警惕。该国曾押注于政治化的武装组织(如哈马斯),但在形势恶化、与关键伙伴(如美国)关系破裂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热点观点海外新鲜事海外编译精选

0 阅读:3
小霜谈世界

小霜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