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到上海一家面馆吃饭,正吃着,一老农走了进来点了一碗阳春面,陈毅见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5-17 17:02:05

1949年,陈毅到上海一家面馆吃饭,正吃着,一老农走了进来点了一碗阳春面,陈毅见状当即勃然大怒,喊道:“去把你们老板叫过来!”

1949年的上海街头熙熙攘攘,刚上任的上海市长陈毅套着件洗得发灰的中山装,带着秘书钻进街角挂着蓝布幌子的老面馆。

这家开了三十年的铺子飘着油香,跑堂的伙计眼睛尖,瞅见这两位客人虽穿着普通却气度不凡,赶忙堆着笑脸迎上去。

跑堂的嘴皮子利索,把招牌阳春面夸得天花乱坠,两碗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来,雪白的面条码得整齐,油汪汪的汤头漂着葱花,盖着七八片肉。

陈毅夹起块颤巍巍的肉片,心想着老百姓日子确实比解放前滋润多了。

店里人声鼎沸的当口,门帘子忽然掀起道缝,穿着补丁褂子的老农佝着背蹭进来,布鞋底沾着郊外的黄泥。

跑堂的瞥了眼他磨破的袖口,耷拉着眼皮继续擦桌子,老农在柜台前站了足有半袋烟工夫,才怯生生说要碗阳春面。

跑堂的冲着后厨扯嗓子喊:"十一号!"转身就把抹布甩得啪啪响。

陈毅手里的筷子悬在半空,他瞧见老农那碗面清汤寡水,孤零零两片菜叶子漂着,和自己面前油光水滑的碗形成刺眼对比。

秘书刚要开口,陈毅已经"啪"地撂下碗,瓷勺碰着碗沿脆生生响,跑堂的被他凌厉眼神盯得发毛,支支吾吾说城里客喊"一十号",乡下人喊"十一号",都是掌柜定的规矩。

这话像火星子溅进油锅,陈毅腾地站起来,后头的条凳在地上拖出刺耳声响。

面馆里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过来,跑堂的脑门开始冒汗。

穿灰布衫的市长指着墙上"为人民服务"的红字标语,声音震得房梁落灰:"哪能搞三六九等?我陈毅就是农民的儿子!没有乡下人种粮,城里人喝西北风去?"

掌柜的从后屋连滚带爬跑出来,抹着汗说马上改规矩,老农捧着新换的肉面,粗糙的手抖得差点端不住碗。

陈毅摸出皱巴巴的边区票结账,临走前特意站在门口回头说:"往后见着穿草鞋的,得比穿皮鞋的更客气。"

面馆从此挂起"工农一家"的木牌,跑堂的见天在门口招呼:"同志里面请,阳春面管够!"倒是陈毅再没去过那家店,有次开会提起这事,他摆摆手说:"思想钢印不是敲个章就能揭下来的。"

秋雨淅沥的傍晚,面馆常有个戴草帽的老农蹲在屋檐下吃面,跑堂的给他多加勺猪油,老农总要念叨:"陈市长那天说的话,比这碗面还暖心窝。"街对面裁缝铺的老裁缝记得清楚,打那之后进城的庄稼汉进店,再没人敢拿斜眼瞅他们。

陈毅办公室的台历上,那个礼拜三的日期被红铅笔重重圈着,边上批了行小字:平等二字,重过千斤。

0 阅读:304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