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年,大将谢再兴被朱元璋训斥了几句,他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进门猛然看到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正厅,而且女儿也不见了,他正要派人寻找,家人却向他说:“恭喜恭喜!”
元末天下大乱,凤阳县有个叫谢再兴的汉子,原本守着几亩薄田过安稳日子,红巾军闹起来的时候,他眼尖得很,拉拢乡里百十号壮丁,慢慢在义军里混出了名堂。
而他这辈子最大的本事,那就是看人准,看着濠州城里刚起兵的朱元璋,二话不说带着弟兄们投奔过去,不得不说这步棋走得实在精明。
跟着朱元璋打仗那几年,谢再兴确实有两把刷子,打陈友谅那场硬仗,他领着人在江边设埋伏,硬是把对方三万水军困在芦苇荡里三天三夜。
朱元璋乐得直拍大腿,转头就把绍兴、金华几个要命的地盘交给他镇守,那阵子军营里都传,说谢将军跺跺脚,东吴地界都要抖三抖。
可惜不懂得收敛二字,谢再兴手底下两个副将,仗着天高皇帝远,偷偷跟张士诚那边做起买卖,开始也就是倒腾点丝绸茶叶,后来胆肥了,连军械都敢往外运。
朱元璋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气得他当场掀了桌子,直接把人砍了不算,还特意把血淋淋的人头送到谢府大厅里挂着。
那天谢再兴刚挨完训回家,进门就撞见两颗人头在房梁上晃悠,地上血水还没干透。
正发懵的时候,管家凑过来道喜,说二小姐被指婚给徐达将军了,谢再兴当时脸就绿了,前些年大女儿嫁给朱文正,没两年女婿被老朱关起来活活饿死,现在又来这出?他摸着脸上火辣辣的巴掌印,牙缝里挤出四个字:"欺人太甚!"
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这一出确实不地道,谢再兴叛变前统辖的诸全城,是阻挡张士诚东进的关键要塞。
老朱既要用他守城,又忌惮他势力太大,这才搞出杀部将、嫁女儿的损招。
可这招放在谢再兴身上,就像往火药桶里扔火星子,当年大女婿朱文正守洪都立下大功,结果被朱元璋卸磨杀驴,这事早就在他心里结了疙瘩。
三天后的深夜,诸全城门突然大开,谢再兴带着两万守军直奔苏州,投了死对头张士诚。
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手里茶碗"啪"地摔得粉碎,他哪能想到,这个跟了自己十年的老兄弟,居然被逼到这份上,赶紧派李文忠带兵追剿,结果在杭州湾把叛军堵个正着。
谢再兴知道大势已去,解下佩剑往脖子上一抹,血溅三尺高。
但最绝的还在后面,谢家二姑娘嫁给徐达后,生了个女儿叫徐妙云,长大后嫁给燕王朱棣,成了后来的仁孝皇后。
等到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徐皇后生的儿子朱高炽接了班,打那时候起,明朝皇帝血管里都淌着谢家的血,当年被朱元璋逼死的亲家,倒成了朱家龙子龙孙的老祖宗。
细琢磨这段历史,真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谢再兴要是知道自家外孙女能当上皇后,估计在九泉之下能笑醒。
可话说回来,当年他要是不反,八成也得落个蓝玉、胡惟庸的下场,朱元璋对功臣的手段,那可是宁可错杀三千不肯放过一个。
总的来说就是这乱世里的人就像棋盘上的卒子,进也难退也难,全看执棋的人怎么摆弄。
再往深里说,谢家这事把帝王心术的阴狠展现得明明白白,朱元璋既要谢再兴卖命守城,又怕他拥兵自重,既想用联姻拉拢,又要杀人立威。
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派,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可叹谢再兴半辈子刀头舔血,最后落得个叛臣骂名,倒是他闺女歪打正着,给老谢家续上了香火,世事难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