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国试飞员邹延龄出国试飞飞机,酒会上,一位外籍美女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让他猛然警觉!匆匆离场回到酒店查看护照,眼前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第二天立刻返回中国! 1996年深秋的华盛顿威拉德酒店,水晶吊灯的光晕洒在邹延龄的军功章上。 当金发女郎的香水味混着威士忌酒气贴近时,这位中国首席试飞员的瞳孔骤然收缩。 余光瞥见对方耳垂的微型通讯器正泛着幽蓝冷光,仿佛暗夜里窥伺的电子蜘蛛。 秦岭山脉的晨雾中,运-8C运输机震颤着冲上九千米高空。 邹延龄紧握操纵杆的手背青筋暴起,仪表盘红色警报映照着1990年那个改写命运的清晨。 美国试飞员迪斯临阵脱逃的阴影犹在眼前,此刻他正将60吨钢铁巨兽推入失速临界点,机翼结冰警报与过载警示音交织成死亡交响曲。 机舱外云层如沸腾的铅水,而他的心跳始终稳定在每分钟72次,这是二十年试飞生涯淬炼出的生理时钟。 三年前的全载重失速试飞,邹延龄首创的"三阶推杆法"被录入国际试飞手册。 此刻他的飞行夹克内袋里,还揣着美方采购四架运-8C的合同副本。 这份价值2.3亿美元的订单,既是荣耀也是陷阱。 五角大楼特制的全息投影墙上,邹延龄的飞行数据正被解析成流动的代码瀑布。 当女郎指尖划过他第二枚军功章时,隐藏式扫描仪已完成徽章微刻编码的读取。 她耳中的纳米通讯器传来指令,"确认目标生物特征,启动B计划。" 宴会厅角落的侍应生托盘暗藏热成像仪,将邹延龄的体温变化同步传回兰利总部。 中情局行为分析组注意到,当女郎提及"德克萨斯飞行学院终身教职"时,他的喉结颤动频率出现0.3秒异常,这是人类掩饰紧张的本能反应。 酒店套房的台灯光束下,邹延龄用放大镜审视护照签证页。 紫外线照射显现出重叠的水印,原本三个月的商务签被覆写为三年期的技术移民签证,边缘处还能辨认出科罗拉多州某航空企业的LOGO暗纹。 这种采用瑞士保密局专利的"时光墨水",遇体温37度持续接触48小时才会显影。 床头柜的便笺纸留有酒店管家的花体留言"您的技术移民文件已备妥"。 邹延龄冷笑撕碎纸条,碎屑飘落时显露出背面的微点阵,中情局最新研制的可食用追踪芯片正在纸纤维中休眠。 杜勒斯国际机场的安检通道,邹延龄的登机箱经过X光机时,隐藏夹层的钛合金盒屏蔽了运-8C核心数据的量子密匙。 候机厅玻璃幕墙外,两辆黑色雪佛兰Suburban正在滑行道游弋,车载信号干扰器已锁定中国代表团航班通讯频率。 机组人员递来的卫星电话突然断线,邹延龄果断掏出随身携带的铱星加密终端。 当波音747引擎轰鸣着冲破云层时,他最后瞥见地面闪烁的警灯,那些灯光如同试图困住苍鹰的蛛网,在晨光中迅速消融。 咸阳国际机场的跑道上,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亲自接机。 邹延龄递出的加密硬盘里,不仅装着美方试图窃取的飞控数据,更包含他在万米高空构思的"非对称过载训练模型"。 三个月后,这套算法被植入新一代飞行模拟器,使中国舰载机飞行员培养周期缩短40%。 当年那本被动过手脚的护照,如今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防弹展柜中。解说词标注着"1996年技术移民签证陷阱,大国博弈时代的忠诚见证"。 玻璃展柜的反射光影里,福建舰甲板上的歼-15正呼啸升空,尾焰划出的轨迹与二十四年前运-8C的试飞航迹,在历史的天空完美重叠。
自从歼10一战成名,现在全世界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中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一
【19评论】【19点赞】
闲心散人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