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专业科普|植物科普玄参,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实力派”,在中

高调尊 2025-05-17 00:32:43

中医中药 | 专业科普 | 植物科普

玄参,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实力派”,在中医药宝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因“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又因色黑,古人亦称之为“黑参”“重台”。

从植物形态来看,玄参植株高60-120厘米,茎四棱形,光滑或有腺状柔毛 。叶片多为卵形,边缘具细锯齿。夏季开花,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花冠暗紫色,形如小喇叭。果实为蒴果,卵圆形。玄参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其中浙江所产的“浙八味”之一的玄参,品质上乘,久负盛名。

在中药炮制方面,玄参的采收一般在立冬前后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炮制后的玄参,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质坚实,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从中医药理论的角度,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其功效主要体现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个方面。《本草纲目》记载玄参“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在清热凉血方面,玄参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症见身热夜甚、心烦少寐、舌绛等,常与地黄、麦冬等配伍,如著名的“增液汤”。其滋阴降火之功,对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咽干口燥、消渴等症有良好疗效;针对咽喉肿痛、瘰疬、白喉等,玄参可解毒散结,配伍连翘、贝母等药材,组成的“消瘰丸”便是临床常用方剂。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玄参的药用价值。玄参含有环烯醚萜苷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哈巴苷、哈巴俄苷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作用;苯丙素类成分能调节免疫、改善血液循环。相关研究表明,玄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在糖尿病治疗中,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此外,其抗菌、抗病毒的特性,也为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支持。

不过,使用玄参也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在药物配伍上,根据“十八反”,玄参不宜与藜芦同用。玄参这味历经千年临床验证的中药材,不仅承载着中医药的智慧,更在现代科研的探索下,不断释放新的价值,为人类健康持续贡献力量。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高调尊

高调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