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鲁迅先生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寒酸,就敷衍剪了一下。事毕,鲁迅随手抓了一大

底层史观吖 2025-05-16 11:47:19

一天,鲁迅先生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寒酸,就敷衍剪了一下。事毕,鲁迅随手抓了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惊喜交加。一月后,鲁迅又去理发,他恭敬地修剪一番,谁料结账时,理发师却满脸失望。

在鲁迅的文章中我们总能读出他一直以幽默风趣的处事风格,回击世态的炎凉,而这些文章中的事例,也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经历。

一次,鲁迅走进一家装修时尚的理发店,理发师看他打扮朴素,甚至略显寒酸,心里暗想:这人不修边幅,衣着破旧,肯定是个穷鬼,等一下随便给他理一下得了,以免耽误自己的生意。

于是理发师满脸不屑地对鲁迅说:“你要剪头发是吧,坐那边等着吧,轮到你了叫你。”

等到鲁迅理发时,这位理发师敷衍了给他洗了洗头,然后甩给鲁迅一条毛巾,让他把头发擦干。

待到鲁迅坐到椅子上,理发师也不问鲁迅怎么剪,他直接拿起剪刀,随便三两下就帮鲁迅剪完了,如此敷衍的理发,鲁迅却没有恼火,反而对理发师说:“辛苦你了!”

更让理发师吃惊的还在后面,只见鲁迅从兜里抓出了一把银元递给理发师,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理发店,只留下一脸惊愕的理发师。

等鲁迅完全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理发师这才回过神来,仔细数了数钱,心里窃喜不已,这些钱足够剪10次头发了。

本以为鲁迅以后不会再来了,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时间,鲁迅再次光临这家理发店。

理发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金主”,为了拿到比上次更高的赏钱,这次的态度和上次比,完全是360度的大转变。

理发师脸上堆满笑容,殷勤地说:“先生,您可以先在这边休息一会儿,马上就给您剪。”

鲁迅还没回答,理发师已经把一些糕点和茶水端到了鲁迅的面前。

剪头发的时候,理发师悉心地询问:“您这次想剪个什么样的发型呢?”

鲁迅没什么讲究,告诉理发师把头发剪短点就行。在剪发的过程中,理发师一边小心翼翼地剪发,一边和鲁迅聊天解闷。剪完头发,理发师还贴心地帮鲁迅修了修胡子和眉毛。

到了付钱的时候,鲁迅这次依然抓出一把银元,当时理发师傅都准备伸手接钱了,但鲁迅没有全给,而是只放了一个银元在他手掌中。

理发师的心从满怀期待到沉入谷底,他满脸疑惑地看着鲁迅,似乎在等着鲁迅给赏钱。

鲁迅笑着说:“你上次乱剪,我便乱付,你这次认真剪,我便认真付,来而不往非礼也。”

鲁迅说完,便潇洒地走了。这个理发师得了个教训,从此以后再也不以貌取人了。

很多人对鲁迅形象的评价: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没有文学造诣很深的模样。即使真的不修边幅,头发凌乱不堪,但鲁迅先生的内心却是炙热无比地,实实切切地关心着底层人民。

寒冬的一天,鲁迅因为要去一个比较远的地方,于是便叫了一辆人力车。鲁迅坐上车后,竟发现车夫没有穿棉裤,他十分不解,急忙关切地问车夫:“老哥,这天寒地冻的,你怎么还穿着单裤呢?”

车夫一脸无奈地回答:“先生啊,我连一日三顿饱饭都是问题,哪有多余的钱买棉裤啊!”

鲁迅听后,心中五味杂陈。到了目的地,鲁迅除了车费照付以外,又另外给了车夫一些钱,再三叮嘱他去买条棉裤穿。

在我们心中鲁迅一直是一个大文豪的存在,他弃医从文,把当时社会风气通过幽默的文章进行抨击,但他现实中却依然是一个普通的人。

萧红的一篇文章作品——《回忆鲁迅先生》,文中有写到:“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

萧红也觉得,像鲁迅这样的一个大文豪,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不修边幅,我行我素的乡下老农一般。或许是鲁迅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中,才让他的模样看起来总是像萧红所说的“不修边幅”。

诗以言志,歌以咏怀。鲁迅先生,就如他写的诗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