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身体有艾滋,6个信号很明确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药物有效控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疾病的传播也呈现出新的趋势,老年人与青少年成为感染风险上升最明显的两个群体。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艾滋病似乎只与某些“高危人群”有关,但现实却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孤独、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原因,通过不安全的方式寻求情感慰藉,最终导致病毒感染。一些人因为丧偶或离婚重新开始新的亲密关系,却忽视了保护措施的重要性。有的老年人在地下渠道中寻求“解决方式”,因为缺乏对性传播疾病的基本知识,加之对安全套的轻视,增加了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与此同时,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的现象也令人担忧。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年轻人接触性内容的门槛大大降低,性观念日益开放。部分青少年性行为发生得较早,但性教育却严重缺位,使得他们在行为上缺乏防范意识。一些学生在朋友或环境的影响下参与高风险性行为,如无保护措施的同性或异性关系,甚至是滥用助性药物后发生的多人性行为,从而导致病毒的传播。 虽然老年人与青少年面临的社会背景不同,但他们感染HIV的根本原因却惊人相似——缺乏足够的性知识,对风险的忽视,以及在孤独或冲动中做出的不理性选择。更重要的是,感染者往往在早期难以察觉身体变化,等到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 事实上,艾滋病的早期也并非毫无征兆。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发热、喉咙痛等症状,有的人还会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部位摸到无痛的淋巴结肿大,甚至在四肢和躯干出现红色皮疹。另一些感染者会经历持续数周的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或者在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以上这些表现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而被忽视。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近年来我国50岁以上新报告HIV感染者的比例已接近一半,青少年感染者也每年增加上万例。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社会亟需面对的现实:艾滋病不再是某一群体的问题,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纪、任何人身上。 防控艾滋病的第一步,是正确认识它。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拒绝高风险接触;与此同时,社会应给予更多的教育和引导,尤其在性健康领域打破沉默与羞耻感,让科学知识真正走进家庭与课堂。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与忽视。唯有主动防护、科学认知,我们才能守住健康的底线。
两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身体有艾滋,6个信号很明确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
普外春礼
2025-05-16 10:38:50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