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4岁的茅盾带怀孕两次的女友秦德君回家宣誓主权:“我定要娶她为妻!”

裂谷长河 2025-05-15 11:00:40

1930年,34岁的茅盾带怀孕两次的女友秦德君回家宣誓主权:“我定要娶她为妻!”随后扬长而去,发妻孙德沚因此事哭得稀里哗啦,然而,茅盾母亲却不慌不忙:“别哭,我有办法,保证让他老实回家!”

1928年,茅盾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左翼文人的代表,茅盾在文学创作和思想领域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小说《蚀》三部曲将他推向了文坛的巅峰,但也因此引来了不少批评与争议,为了避开这股风波,茅盾选择了前往日本避难。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茅盾并未急于去解决自身的困境,倒是他在日本的一次偶然邂逅,让他的命运悄然改变了轨迹,那是通过陈望道,茅盾认识了秦德君。

秦德君原本计划前往苏联留学,但因为在上海遇到了陈望道,她决定停留一段时间进行治疗,秦德君的健康状况不好,手臂受了伤,陈望道安排她暂时住进自己的家里。

茅盾与秦德君的初次见面,或许并不显得特别突兀,但他们之间的交流却迅速加深。两人都不再是单纯的朋友,而是思想的伙伴。

秦德君才思敏捷,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总能在茅盾的创作和生活上提出有力的建议。她的聪慧与深邃的眼光,不仅让茅盾感到欣赏,还让他从心底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吸引力。

随后的日子里,茅盾和秦德君开始更加频繁地接触,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中,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多外界的干扰。

茅盾的创作在这段时间里逐渐得到了突破,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周围人的故事,转化成了文字,写出了包括《虹》在内的多部作品。

秦德君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她开始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感悟,逐步培养了独立的创作风格,并且发表了一些作品。

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在那个时期,茅盾并未打算面对家庭的责任,对于他来说,婚姻和社会的压力似乎成了束缚自己创作的枷锁。

在这个阶段,他并不急于面对自己与秦德君之间愈加紧密的关系。生活,似乎已经替他选择了道路。

1929年初秦德君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对她而言并不意外,但对茅盾来说却像是一记晴天霹雳。

两人本没有打算这样走到一起,秦德君也清楚自己所处的复杂局面,命运往往不会因个人的选择而改变。

秦德君的怀孕让她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继续怀下这个孩子,必然会给茅盾带来不小的麻烦。而茅盾在得知消息后,心情也变得异常复杂。

为了处理这件事,秦德君决定回到上海,寻求人工流产,茅盾表示会陪同她一起去,带着责任感,但同时也充满了迷茫,两人前往上海时,情绪凝重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们在手术之前,静静坐在医院的等候区,目光交错,却没有更多的言语,对秦德君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手术,更是对她整个未来的审视。

手术过后秦德君的身体和情感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茅盾陪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尽管他心里有所愧疚,但茅盾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手术的阴影没有完全消散,茅盾回到原配妻子孙德沚的身边,恢复了过去的生活状态,看似恢复平静的表面下,秦德君的内心却已经陷入深深的失落。

情感的裂缝开始悄然扩展。秦德君曾数次尝试打破沉默,想要与茅盾进行一次彻底的沟通,每次都被茅盾的冷漠所打断。

在上海这段日子里,秦德君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她曾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计划结束这一切。然而,幸运的是,她并未放弃自己的人生。尽管身心疲惫,但秦德君依然选择了坚持下来。

茅盾则重新回到了妻子的怀抱,继续过着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家庭中的和谐再度恢复,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

1930年,茅盾一心想解决自己与秦德君之间的关系,他在一个晚上带着怀孕两次的秦德君回到了家中。

他深知这一步将会引起极大的震动,却依然决定做出这个决定,当茅盾站在家门口对妻子宣布:“我定要娶她为妻!”时,整个屋子都仿佛安静了下来。

茅盾的宣言让孙德沚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不停地掉落,自己爱了那么多年的人,怎么能做出如此决定?这突如其来的背叛,深深刺痛了她的内心。

母亲的方式很简单,利用茅盾心底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这才是她的“办法”,茅盾离不开自己,尽管心中有了别人,最终他依然会回到这个家里。

茅盾与秦德君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冲突而结束,几个月后秦德君的情绪和身体逐渐恢复,选择开始了新的生活。

1934年,秦德君嫁给了另一位男子,国民党高级将领王心卫,这段婚姻虽然没有真正的爱情,却为她带来了一定的安慰和安定。

二战结束后,秦德君再次嫁人,这一次她选择了与政治有关的郭春涛,她试图摆脱过去的阴影,却始终无法摆脱那段与茅盾的纠葛。

她曾多次试图进入政治领域,并参与中共的地下活动,建国后秦德君的身份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了政协委员,她的内心始终没有放下那段情感。

0 阅读:131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