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5年,皇太极下令拿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每剐一刀,就会有一声痛苦的惨叫响彻云霄,足足剐了3600刀,莽古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明朝万历年间,女真族在努尔哈赤带领下逐渐崛起,这位建州左卫的汉子带着族人南征北战,把分散的女真部落拧成一股绳。 在他征战四方的队伍里,有个特殊的身影——三女儿莽古济。 这姑娘生在帝王家,从小穿的是江南运来的绸缎,吃的是深山猎来的熊掌,可她的命啊,比草原上的野草还贱。 十二岁那年,莽古济还没长开的身子就被塞进花轿,晃晃悠悠抬进了哈达部落。新郎官吴尔古代比她大二十岁,脸上皱纹能夹死苍蝇。 这场婚事明面上说是两家结亲,实际就是努尔哈赤给哈达部套的笼头。 小媳妇每天看着丈夫对父亲点头哈腰,连部落里放羊的娃子都知道,他们头人早成了老丈人的看门狗。 这日子一过就是二十来年。吴尔古代咽气那天,莽古济摸着棺材板直发愣。 她以为总算能喘口气了,哪知道亲弟弟皇太极早给她备好了新窝。 蒙古敖汉部首领索诺木杜陵刚死了老婆,皇太极立马把守寡的姐姐打包送了过去。 这回的驸马爷倒是年轻力壮,可帐篷里早挤着七八个侍妾,个个眼睛盯着新来的正妻冒绿光。 要说这索诺木杜陵也不是善茬,得了"济农"的封号,转头就把莽古济当菩萨供着——光烧香不办事。 莽古济在部落里说话还不如放羊老汉管用,夜里听着帐篷外野狼嚎叫,心里比草原的北风还凉。 她给皇太极写过信,说想回家看看闺女,可信使带回来的只有两匹绸缎和一句"安心待着"。 变故出在莽古济两个亲兄弟身上,莽古尔泰和德格类都是正蓝旗的旗主,手里攥着精兵强将。 皇太极当上大汗后,看这两个兄弟比看豺狼还忌惮。那年打大凌河城,莽古尔泰的兵折了大半,找皇太极讨说法,话没说两句就摸刀把子。 这事儿成了导火索,皇太极撸了他的贝勒衔,罚了五牛录的人口,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要说这莽古尔泰也是糊涂蛋,受了气就找姐姐哭诉,三杯马奶酒下肚,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往外蹦。 那天帐篷里烧着牛粪火,莽古尔泰红着眼说要造反,德格类急得直跺脚,莽古济手里的银碗摔在地上叮当响。 他们哪知道,角落里那个叫冷僧机的奴才,早把每句话记在了羊皮上。 最要命的是莽古济那个驸马爷,索诺木杜陵看着憨厚,心里跟明镜似的。 皇太极给他封地赏钱,比亲爹还大方,有天喝高了,他凑到皇太极耳朵边上说:"小心您那姐姐和哥哥。" 这话跟往干草堆扔火把没两样,没过半年,莽古尔泰就"暴病"死了,德格类跟着也见了阎王。 冷僧机这奴才见风使舵的本事真是绝了,趁着莽古济被软禁,他抱着账本直奔刑部,把主子们哪天喝酒、哪天烧香说得有鼻子有眼。 抄家的时候更邪乎,愣是从墙缝里抠出十六块刻着"金国皇帝"的木牌子。 这事儿传到草原上,索诺木杜陵连夜跑回盛京,跪在皇太极跟前赌咒发誓,说自己媳妇早想谋反。 刑场设在盛京菜市口。数九寒天里,莽古济被扒得只剩单衣,绑在松木桩子上直打哆嗦。 刽子手是关里来的老师傅,手里的小刀薄得能透光。 头一刀下去,莽古济嗓子都喊劈了,血珠子溅在雪地上像撒了把红玛瑙。 老百姓说,那惨叫声惊得乌鸦都不敢落,足足三百刀下去,人早没气了,可刽子手还在一丝不苟地数着数。 这事儿过去没两年,正蓝旗的兵马全归了皇太极,那些跟着莽古尔泰的老部下,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连祖坟都让人刨了。 要说皇太极真信姐姐造反?估摸着连他自己都不信,可坐在大汗位子上,亲娘老子都能舍,何况是个嫁出去的老姑娘。 莽古济两个闺女倒是活下来了,大闺女嫁给代善的儿子,小闺女许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豪格娶蒙古福晋那天,小闺女在屋里哭湿了三条帕子。 这些金枝玉叶的格格们,看着风光,其实跟她们娘一样,都是棋盘上的卒子,过河就得往前拱,拱不过河就得当弃子。 后来清朝坐了天下,修史书的文人写到这段,笔尖都得抖三抖。 他们给莽古济安了个"谋逆"的罪名,可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哪朝哪代的公主造反用木牌子?也就是成王败寇,死了的说不出来话。 倒是草原上的牧马人偶尔会谈起,说有个大清的公主,尸首分装在三百个陶罐里,埋在三百个方向,怕她冤魂找回家门。 要说这皇家的事儿,真应了那句老话:"最是无情帝王家。"亲兄弟能为了把椅子捅刀子,亲爹能把闺女当礼品送人。 那些朱门绣户里的女人们,看着穿金戴银,其实连街边乞丐都不如——乞丐还能找个破庙遮风挡雨,她们连哭都得躲着人。 如今沈阳故宫还有处阴森森的老房子,导游说是关过皇亲国戚的地方。 木头窗棂上留着几道抓痕,深得能卡进手指头。游客们听着故事唏嘘,转头又举着手机拍红墙黄瓦去了。只有房梁上的乌鸦年年飞来,像是等着哪个冤魂回来讨债。 信息来源:光明网——皇太极为何要将姐姐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1685年,31岁的康熙在一次宫宴过后,宠幸了一位长相柔美的小宫女。十个月后
【7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