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巴基斯坦本意也不想采购中械装备,只是因为美国制约它,并且觉得中械装备便宜,中方又想卖,所以巴基斯坦就勉强买了。结果,把挺牛逼的阵风给揍得爬不起来了,才显示出来中械装备的高水平。 自从巴基斯坦用中国产的歼-10C战斗机一口气打下来6架印度飞机,包括3架法国造的“阵风”。各国都轰动了。 网友也表示外国媒体还说,中国武器装备的缺陷就是没有实战案例,印巴战争终于补上了这一课。 这场空战让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中械装备不是便宜没好货,而是用“白菜价”造出了“钻石级”性能。 可当年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也是“蜜月期”。 自从巴基斯坦建国以来,这个年轻的国家就牢牢依赖着美国,尤其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几乎是美国的忠实“粉丝”。 80年代,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巴方为提升军力,毫不犹豫地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F-16战斗机,甚至连飞行员培训都直接送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空军基地。 那时的巴基斯坦,堪称是美国“美式装备”的忠实用户,几乎可以说是“美式”军事力量的一个缩影。 可这段友谊并不长久。上世纪90年代,美国突然改变了立场,开始掐断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 最让巴基斯坦愤怒的是,美国不仅拒绝再向巴基斯坦提供新的军事装备,还扣押了巴方已经支付了定金、并且原本应该交付的28架F-16战斗机。这一切的理由竟然是巴基斯坦在核武器研发上的进展,简单来说,就是“不听话”。 美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毫不留情地冻结了所有军事援助,并且把已经交款的战斗机押在了得州的仓库里,让巴基斯坦的空军遭遇了致命打击,仿佛断了“口粮”。 真正让巴基斯坦彻底感到心寒的,美国不仅冻结了所有军事援助,还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和政治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从那时起,巴基斯坦的战略转变可以说是彻底的。被美国一次又一次坑了之后,巴基斯坦终于看透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早期,主要是通过无偿军事援助的形式进行的。尤其在冷战期间,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系列军事援助,旨在帮助巴方提升国防能力。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逐渐转变了这一策略,开始逐步取消无偿军援,并转向军贸合作,正式迈向国际军事装备市场。 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在武器装备领域的逐步发展,尽管如此,巴基斯坦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加上中国当时外贸型武器的技术水平相较欧美产品仍然存在差距,导致巴基斯坦的采购大多集中在一些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装备上。 随着中国的军事工业逐渐崛起并取得技术突破,90年代,中国开始研发和生产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新型装备逐渐进入了巴基斯坦的军事主力系统。 这些改变标志着中国产品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市场上逐步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需求。 中国的军事装备不仅在质量和性能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还因其较为经济的价格和实用性,成为了巴基斯坦军队更加青睐的选择。 这一时期,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中国未来在国际武器市场上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其实,巴基斯坦本意也不想采购中械装备,只是因为美国制约它,并且觉得中械装备便宜,
繁星入眸念成诗
2025-05-13 18:33:15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