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回收废品的李师傅用五元人民币,收购了一只陈旧煤炉,在清理煤炉的过程中,他在积满黄泥的杂物中翻找出一个铝制饭盒,李师傅打开这个饭盒,发现其中竟然塞满了百元面额的钞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的青岛,晨光穿过薄雾,洒在街头巷尾,空气中弥漫着海风的咸味和城市的喧嚣,李师傅踩着那辆嘎吱作响的三轮车,穿梭在窄巷与高楼间,车斗里堆满了废纸板、塑料瓶和破旧金属。 他的嗓子有些沙哑,却依旧扯着嗓门喊着“回收废品”,声音在清晨的街头回荡,熟悉得像这座城市的一抹底色。 十年前,一场席卷全国的裁员风暴让李师傅丢了工厂的饭碗,家里的老小全指着他和妻子那点微薄收入维生。 没了稳定工作,生活像被抽走了主心骨,日子一下子紧巴起来,求职路上,年龄成了最大的绊脚石,那些公司门口的招聘启事仿佛都在无声拒绝他这张布满风霜的脸。 李师傅没有被挫败击倒,他瞅准了废品回收这行当,门槛低,能养家,便一头扎了进去,每天天不亮,他就蹬着三轮车出门,破旧的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烈日下,汗水顺着额头滑进眼里,他也不在意,只是眯着眼睛继续翻找路边被人丢弃的物件,渐渐地,他的勤劳和实诚在社区里传开了。 好些人家攒了废品,不用他喊,直接一个电话打来,李师傅就乐呵呵地蹬车上门,废品回收听着不体面,可李师傅从不抱怨,干得认真,活得踏实。 那年夏天的一个清晨,阳光刚爬上屋檐,李师傅照常蹬着三轮车出了门,巷子口,一位老太太拎着个黑乎乎的煤炉,颤巍巍地问他收不收。 李师傅跳下车,蹲下来仔细瞧了瞧,炉子陈旧,炉膛里积满了灰,像是好些年没用过,他掂了掂,给了老太太五块钱,麻利地把炉子搬上车,继续他的行程。 车轮滚过石板路,煤炉在车斗里叮当作响,像在诉说它被遗忘的岁月,中午时分,李师傅回到家,汗衫湿透,贴在背上,他坐在小院里,喝了口凉水,决定把煤炉清理干净,好卖个高价。 他搬出小刷子和铁铲,开始敲打炉膛,灰尘扑簌簌落下,露出一层厚厚的黄泥,像是有人故意糊在炉壁上,李师傅皱了皱眉,心想这炉子怕是漏了,才用泥巴堵。 他耐着性子一点点铲除黄泥,泥土里夹杂着些碎渣,散发着潮湿的气味,铲着铲着,一声清脆的“当”响传来,一个脏兮兮的铝制饭盒从炉膛里滚了出来,表面布满锈迹,像是被遗忘多年的老物件。 李师傅捡起来,掂了掂,觉得分量不对,远比空的饭盒重,他好奇地撬开盖子,眼睛瞬间瞪大了——饭盒里塞满了叠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红彤彤的颜色在昏暗的院子里格外刺眼。 李师傅的心跳猛地加速,手微微发抖,他粗略数了数,这笔钱少说也有几万,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卖多少废品才能攒下这么多? 一瞬间,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修缮破旧的房子,给老伴买个好点的电磁炉,甚至让孙子念个好学校,可这些念头刚冒头,就被他狠狠压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脑子里浮现出失主焦急的神情,这么多钱,丢了的人该有多慌?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积蓄,或许是救命的希望,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告诉自己,这钱不是自己的,占了良心不安。 顾不上休息,李师傅把饭盒塞进怀里,蹬上三轮车,直奔老太太家,车轮飞转,汗水又渗了出来,可他顾不得擦,到了地方,院门紧锁,屋里空无一人。 他在门口等了许久,夕阳都斜了,老太太还是没回来,李师傅急得直搓手,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得赶紧找到失主。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声音有些急促地把事情原委讲了一遍,警察很快赶到,接过饭盒,查看了那笔钱,又调取了附近的监控,锁定了一位老太太的身份。 原来,这位老太太一直在市里照顾生病的儿子,煤炉是她家闲置多年的旧物,压根不知道里面藏着钱,那些钞票是她攒下的积蓄,本打算给儿子治病用,却稀里糊涂当废品卖了。 警察联系上老太太,她匆匆赶到派出所,看到桌上那叠钞票时,眼泪夺眶而出,双手合十,连声道谢。 李师傅站在一旁,挠了挠头,只说这是该做的,没啥好谢的,钱物归原主,老太太的燃眉之急解了,李师傅心里也踏实了。 这事很快在社区里传开了,街坊们提起李师傅,都竖大拇指,说他是个大好人,那些常找他收废品的居民,愈发信任他,电话一个接一个,车斗里的废品堆得更高了。 有人劝他拿点酬谢,他只是笑笑,摆摆手,说自己干这行,图的就是个心安,他的故事像一缕清风,吹过青岛的街巷,让人觉得这城市多了几分暖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青岛新闻网——花5元收了个废品炉子里面竟藏四万现金 好心师傅送还
刚叫了个收废品的人来收纸皮,因为家中有秤,我提前称好了,22斤多。然后那个人来
【2评论】【3点赞】
友友
世上还是好人多![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