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于凌晨通报中美会谈结果,此五个字的浮现,令全球皆如释重负

头顶一块布 2025-05-13 14:39:06

历经16个小时的激烈谈判交锋,中方于凌晨时分对外通报了中美会谈成果。当这简短却意义非凡的5个字浮现时,全世界悬着的心,都随之轻轻落下。 在瑞士日内瓦,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终于画上了句点。这场持续两天、累计时长逾16小时的闭门磋商,意义非凡。自特朗普政府4月初悍然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综合关税后,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这场会晤,无疑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堪称双方最重要的一次接触。

北京时间周一凌晨3时,中国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中方与美方围绕双方共同关切的经贸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此次会谈氛围坦率务实、探讨深入且富有建设性,双方不仅在经贸磋商中取得实质性突破,更就关键问题达成重要共识。 会后,双方确认将共同构建中美经贸磋商长效机制,针对彼此核心关切的经济贸易问题展开持续沟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谈中"实质性进展"的表述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信号标志着自今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关税争端以来,中美首次在关税议题上释放出缓和信号,为全球经贸秩序的稳定带来积极预期。

美中两国相继发声,传递“局势降级”信号

比中国代表团早三个小时,结束会谈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我很高兴地报告,我们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进行了非常重要的贸易谈判,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谨向热情好客的瑞士东道主致以诚挚谢意。瑞士政府以无比友好的姿态,为我们精心筹备了这处绝佳的场地,在我看来,这无疑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关于具体进展,我们明日会提供详尽信息。不过,此刻我能向您透露的是,此次谈判成果斐然,进展十分顺利。昨晚,我已与特朗普总统深入交流,杰米森大使也参与其中,他对当前局势了如指掌。基于此,明日上午,我们将进行一场全面且细致的简报会。

他进一步透露,特朗普已全面掌握谈判进展,并将于日内瓦当地时间5月12日发布关于谈判成果的详细声明。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随后补充称:“正如国务卿所言,此次为期两天的谈判成效显著。”这一表态暗示,双方分歧程度或许并未如外界预估的那样尖锐。 尽管中美双方尚未对外披露具体协议条款,但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谈或将推动部分商品关税从145%的现行水平下调至80%至65%区间,甚至可能进一步降低。此举旨在缓解美国国内消费物价上涨压力,并为零售商与制造商提供运营缓冲期。

贸易战持续发酵,已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令其经济陷入困境 在日内瓦高级别会谈拉开帷幕前夕,美国经济正陷入2022年以来的至暗时刻。美国商务部最新修正数据显示,2025年首季GDP环比年化增速录得-0.3%的负增长,终结了此前连续七个季度的扩张态势。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寒潮,实质是特朗普政府时期激进贸易政策的滞后性反噬——2018年启动的对华301条款关税措施,不仅导致美企供应链成本激增37%,更引发制造业投资信心指数连续12个月低于荣枯线。 在此复杂背景下,日内瓦会谈被赋予了特殊战略意义。美方选择在瑞士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官邸这一中立场地,于5月10-11日周末连续48小时展开闭门磋商。这场被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称为"压力测试"的对话,实则是拜登政府在中期选举年寻求经济政策转向的重要信号。值得关注的是,会谈选址刻意避开传统外交场所,既折射出当前国际经贸关系的敏感性,也暗示着美方在供应链重组、关税豁免等核心议题上寻求弹性空间的战略考量。

且看美方能否如约践行承诺 虽然中美双方均未对外披露此次会谈所达成协议的具体内容,但均明确表态,会在 5 月 12 日这一时间节点,尽快向外界发布联合声明。 当下,市场各方普遍抱有积极预期,认为本次中美会谈极有可能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双方关系从过往的对抗态势,逐步迈向对分歧进行有效管控的新阶段。 然而,从本质上来说,此次会谈更像是对中美关系的一次“信任考验”,而非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旧根深蒂固,特别是在高科技、能源、金融等关键领域,双方之间的竞争态势预计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尤为关键的是,本次日内瓦会谈并未触及台湾问题、南海主权归属以及稀土出口管控等敏感议题,而这些领域无疑仍是未来中美摩擦的潜在“火药桶”。 由此可见,尽管日内瓦会谈释放出一定积极信号,但它不过是中美战略博弈棋局中的“开局落子”,真正的巅峰对决才初露端倪。 历史阴霾久萦不散:谨防跌入“日内瓦陷阱” 乐观之外,不少声音提醒冷静。中美并非首次“谈妥”,2018年5月中旬特朗普任期贸易战时,中美多轮高级别谈判曾宣称“取得重大进展”,时任美国财长姆努钦还称“接近达成协议”,承诺不对中企进一步施压。但仅两月后,2018年7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此次同样5月中旬,以“实质性进展”收尾,让人怀疑“日内瓦共识”会否重蹈“7月翻脸”覆辙。一位匿名前白宫经济顾问私下表示,特朗普承诺常仅维持到其需要时。这意味着即便日内瓦会谈释放缓和信号,也不能排除其因中期选举或国内政治需要而变脸的可能。

全球秩序酝酿重构,历史周期是否悄然复现? 近期,中美日内瓦会谈圆满落幕,乌克兰战场的硝烟暂时消散,印巴边境的紧张局势亦同步趋缓,全球局势由此步入了一段短暂的“缓和期”。这绝非偶然之举,而是在多重危机相互纠缠、持续升级的大环境下,各国审慎研判形势、细致权衡利弊后达成的集体默契与战略抉择。 在这些看似彼此独立、毫无关联的事件背后,实则潜藏着一条清晰且至关重要的战略主线:中国正逐步成为左右区域局势走向的关键力量。无论是推动中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中欧对话交流日益紧密,还是坚定支持巴基斯坦、对印度供应链施加重要影响,中国都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与博弈实力。 未来,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即将步入一个全新阶段——双方角力的焦点将从关税层面的调整与消减,逐步转向规则制定的深水区;竞争的范畴也将从局部的冲突与摩擦,延伸至全球治理的广阔天地。 在这场影响深远、关乎全球格局的较量中,究竟哪一方能够抢占先机、掌控主动,谁就极有可能在未来十年的全球经济秩序构建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接下来局势将如何演变,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头顶一块布

头顶一块布

聚焦中东热点,深度解读地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