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中美联合声明发布,中国稳稳守住底线,没让步半分,而美国居然罕见地连甩三招让利:暂停24%的关税、保留10%的“基础关税”不加码,还直接取消了125%和145%的惩罚性关税。 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日内瓦会谈刚结束,双方不仅谈出大成果,还定了常态化磋商机制,这关税战咋就突然破冰了?美国为啥接连松口,声明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呢?
12日下午3点,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联合声明如期发布,这份声明虽短,却字字千金,标志着中美从针锋相对的关税战迈向了务实合作的谈判桌,在瑞士日内瓦刚刚结束的会谈中,双方不仅达成了重要共识,还敲定了常态化磋商机制。 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接连作出三项让步: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24%的关税,保留10%的“基础关税”未进一步加码,取消此前高达125%和145%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则通过这场谈判,牢牢守住了底线。 声明一出,全球目光聚焦于这份文件背后的故事,声明简明扼要,核心内容只有两段,却清晰勾勒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次关键转折。美国的三项让步,意味着双方在经历了数月的紧张对峙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对话的路。而中国在谈判中展现的韧性与策略,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全球贸易注入了稳定信号。要弄清这场谈判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
几个月前,中美经贸关系还笼罩在浓浓的火药味中,4月2日,美国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其中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商品)加征24%的关税,对欧盟加征20%,对日本同样是24%。 这一政策被美国称为“公平贸易”的手段,实则点燃了全球贸易的紧张情绪,中国迅速作出反应,针对美国商品实施精准反制措施,关税税率对等提升,双方你来我往,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4月8日,局势进一步恶化,美国发布第14259号行政令,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骤然提高到125%,次日,4月9日,美国又通过第14266号行政令,将税率推高至145%,这一连串动作,表面上是美国试图施压,实则暴露了其政策的不稳定性。 中国则选择了冷静应对,不再跟随美国加码数字游戏,而是通过精准反制和外交沟通,表明了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美国的激进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迫使中国让步,反而让其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显得孤立。
这场关税战的高烈度对抗,很快让双方意识到,继续僵持只会两败俱伤,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供应链压力持续上升,迫使中美重新审视谈判的可能性,2025年5月10日至11日,瑞士日内瓦成为双方重启对话的舞台。 这次高层会谈,双方带着诚意而来,会谈持续两天,讨论范围广泛,涉及关税、贸易规则、市场准入等多个领域,最终,双方不仅达成了重要共识,还决定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为未来的谈判铺平了道路。 联合声明的发布,正是这场会谈成果的集中体现,声明中,美国的三项让步尤为引人注目。第一项让步是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关税,这项关税源于4月2日的第14257号行政令,原计划对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中国商品全面实施,暂停执行,意味着美国主动为谈判让出了空间,双方得以回到4月2日前的起点,这一决定不仅缓解了贸易紧张局势,也为后续磋商创造了缓冲时间。
第二项让步涉及美国保留的10%“基础关税”,4月2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增额总计34%,其中24%已被暂停,剩余10%被美国称为“基础关税”,值得注意的是,这10%的税率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如英国,表明美国并未对中国实施特殊歧视。 相比此前美国领导人宣称的“绝不因谈判降低关税”的强硬表态,保留10%而未进一步加码,本身就是一种妥协,这一步,显示出美国在谈判中开始调整策略,愿意与中国站在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 第三项让步最为关键,美国取消了4月8日和4月9日分别通过第14259号和第14266号行政令加征的125%和145%关税,这两项高额关税是美国在关税战中的激进尝试,却因中国的精准反制和国际社会的压力而难以为继。 取消这些惩罚性关税,意味着美国承认了“对等关税”政策的失败,双方真正回到了关税谈判的起点,目前,中美双方均对对方商品加征10%的关税,表面上看似平手,实则凸显了美国政策的后退。
中国在会谈中展现了坚定的立场,不仅成功守住了底线,还推动了谈判向合作方向发展,美国的妥协并非无迹可寻,关税升级的失败,叠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单边主义的代价。 而中国通过精准反制和灵活的外交策略,成功将谈判引向了务实轨道,日内瓦会谈的成果,不仅是中美经贸关系的转折点,也为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提供了参考。 常态化磋商机制的建立为中美经贸关系注入了新的稳定性,这一机制意味着双方将通过定期对话,逐步解决复杂的分歧,关税问题只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切面,未来谈判还将涉及技术合作、市场开放、知识产权等更广泛的议题。日内瓦会谈的成功,证明了对话与合作的可行性,也为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希望。
从4月的关税战到5月的破冰谈判,中美经贸关系的这一轮博弈,展现了双方在对抗与合作之间的艰难平衡。联合声明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磋商机制的运转,中美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找到共识,而这场谈判的成果,也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一份难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