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实力和地位的变化,大家应该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的新闻媒体越来越懂塑造公众的认知。 为什么我要加个前缀,国家实力和地位的变化。 因为弱国的新闻纯粹就是新闻,很难塑造公众的认知。 只有强国,才配用新闻塑造认知,因为人类大多是慕强的。 你不强,连本国公众的认知都很难塑造,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美西方远程养殖技术为什么那么强,因为他们近现代强大了几百年。 弱国想塑造认知,很多时候反而吃力不讨好。 印巴冲突结束后,央视在3天内披露了两款先进空战装备生产线,就有借势主动塑造认知的“赶脚”。 如果他们真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应该给小编加鸡腿。 5月8日,央视罕见曝光了一条外贸型PL-15E空空导弹自动化生产线。 5月10日,央视的《威虎堂》节目再次披露我国预警机“脉动生产线”。 两条新闻啥也没说,但啥都说了。 首先,新闻发布的时机很特殊,选择在印巴空战几天后。 其次,两种先进空战装备都对巴基斯坦空军取胜起到关键作用。虽然曝光的是空警-500,与巴空军此战使用ZDK-3预警机有一定区别,但技术同源、性能相仿,甚至外形都差不多,完全可以共线生产。 熟悉咱们官媒风格的人都知道,以前遇到这种敏感时刻、敏感装备,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仅此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学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用好硬实力。 有些人认为,这是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信号,提醒印度不要扩大战争。 也有人认为,这是借巴空军运用中国装备打胜仗的机会,给中国的武器装备作宣传。 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这样的新闻完全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 此前我谈到过一个观点,认为中国空战装备在南亚大展拳脚,让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更加相信,中国装备具备平衡地区局势的能力,中国有强制实现和平的能力。 这段时间,舆论场上屡屡提及耿爽今年1月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的发言,称印巴冲突让耿爽的发言含金量直线飙升。 当时,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污蔑中国输出武器装备帮助俄罗斯,耿爽反驳时称:“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耿爽的话,当时恐怕有不少国家、不少人不相信,或者说半信半疑。 印巴这一仗下来,大家才发现耿爽说的全是大实话。 央视这两条先进空战装备生产线新闻,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世界公众的这种认知。 由此可以看出,央视此时曝光的这两条新闻,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威慑力,减少外交成本。 孙子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家觉得,不战而屈人之兵靠什么?肯定不是靠巧舌如簧的一张嘴,而是靠一次次胜利积累的可信威慑力。 作为后起之秀,而且还是矢志和平崛起的中国,十分缺乏可信的军事威慑力。 这些年,世界各国慢慢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但在涉及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人家并不信任我们。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 潜台词就是找中国要好处,送好处给美国保周全。 在美国挑起的大国竞争中,这样的局面对我们很不利。 往往,华盛顿那边零成本“虚空造牌”,就可以给中国找一堆麻烦,而我们每推动一件事都需要支付高昂的代价。 看看印度、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为什么屡屡敢主动挑衅我们,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有能力伤害到他们。 就包括我们的台湾省,绝大多数人觉得只要美国出马,分分钟就能摆平大陆,因此肆无忌惮地煽动仇中、反中情绪。 对于中国的和平克制,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来不认为是我们的善意,而是认为我们缺乏军事实力。 巴基斯坦这一仗,肯定会让世界重新称量中国的军事实力。 我们的媒体此时“蹭”好这个热点,借此打入世界公众的心智空间,放大中国武德充沛的形象。 当世界各国相信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时,我们不滥用这种力量的和平形象才能塑造出来。 问大家一个问题,驴怎么能吃掉老虎? 论实力,驴肯定吃不掉老虎,但驴如果让老虎相信驴能吃掉老虎,那就另当别论。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反对那些“人间清醒”派的说辞,认为中国认识到自己的强大与认识对手的强大并不冲突,而且是更重要和急迫的事。 这么多年被美西方洗脑,有太多中国人缺乏认识自己强大的自信。 没有这种自信,老虎被驴吃掉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视频中,机械臂精准装配、AGV小车自动运输、智能检测设备高速运转,让导弹、预警机像“下饺子”一样生产出来,这种强大的生产能力谁看了不被震慑? 大家知道美国的产量吗?PL-15这种级别的空空导弹,他们开足马力一年顶天才能生产500枚。 如果中国把产能拉满,可能这就是一天的量,只问大家可不可怕? 以前,他们还可以说数量多没什么用,现在还有谁敢说这样的话? 如果还有人说这鬼话,直接把“海内存知己,天涯6:0”敷到他们脸上就行了。 印巴这一战,让中国武备“量大管饱”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威慑力。
打完印巴空战!印度发出感叹:我们是输给了半个中国空军
【34评论】【52点赞】
振翅无澜
应开世界号,直播带货[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