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陈赓的女儿出生了。女儿在产房护理时,一个女兵看了小孩一眼后说:“司令员的女儿怎么长得那么难看?”。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陈赓耳朵里,立马发火道:“谁敢说我女儿难看!刚出生的孩子都这个样子!” 1961年3月16日,正值春寒料峭,陈赓大将在上海逝世,年仅58岁。这一天,11岁的陈知进失去了她最疼爱的父亲。许多年过去,已经成为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的陈知进,依然会在深夜翻阅父亲的资料,细细回味着那些已经模糊的记忆片段。 解放军总医院的同事们都知道,陈主任有个习惯,每次遇到重要节日或者父亲的祭日,她总会关上办公室的门,拿出那个装满泛黄照片和手稿的铁皮箱子。箱子里有父亲在战场上写的家书,有她小时候穿过的那条父亲亲手缝制的小裙子,还有一张她9岁时与父亲的合影,照片上的陈赓将军慈爱地看着女儿,眼神里满怀温柔。 这些年来,陈知进一直在收集父亲的资料。她联系过许多父亲的老战友,听他们讲述关于陈赓将军的各种故事。每当听到有人提起父亲如何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她总会想起一个完全不同的父亲形象——那个会因为别人说她丑而生气、亲手给她缝制小裙子的父亲。 在陈知进的记忆里,家中常常住着十多个孩子,但真正姓陈的却只有五个。其他的都是父亲照顾的烈士遗孤。她记得父亲经常会专门去探望那些牺牲战友的家属,每次回来都会带回一两个孩子,"这孩子他爸爸为国捐躯了,咱们得好好照顾",父亲总是这样对母亲傅涯说。 母亲傅涯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1943年,傅涯与陈赓结为夫妻,此后一直默默支持着丈夫的革命事业。当陈赓去世后,家中的重担全落在了傅涯身上。那时候陈知进才11岁,下面还有三个年幼的弟弟,最小的才2岁。母亲不仅要照顾这么多孩子,还要整理父亲生前留下的手稿资料。 陈知进常想起1950年父亲初次见到自己时的喜悦。那时候父亲刚从大西南的战场上回来,一进家门就直奔婴儿床,抱起刚出生不久的她,怎么也不肯放手。母亲告诉她,父亲给她取名"知进",寓意"知识进步",对她寄予了很大期望。 多年后,陈知进每每回忆起童年,总会想起父亲那次为她梳头的尴尬场面。当时是1955年夏天,陈赓将军要带女儿去大连参加一场重要的军事演习。早晨起来,看着女儿那头乱糟糟的小辫子,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将犯了难。他拿着梳子,在女儿面前站了半天,就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最后只能喊来女同志帮忙。那次之后,父女俩商量了一下,干脆把陈知进的头发剪短了,省得每次都要麻烦别人。 说起陈知进的出生,还得从1949年说起。那一年,傅涯再次怀孕,陈赓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心里一直盼着能有个女儿。他常对身边的参谋说:"看人家的小丫头那么乖巧,我也想要个贴心小棉袄。"只是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后期,陈赓担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为进军大西南的准备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根本顾不上妻子的孕期。 1950年,当陈知进呱呱坠地的消息传到前线时,正在忙碌的陈赓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连夜赶回家中。他给女儿取名"知进",寓意"知识进步",可见对这个迟来的女儿寄予了很大期望。 那天晚上,陈赓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怎么也舍不得放手。正在这时,一名来探望的文工团女兵看了一眼婴儿,脱口而出:"司令员的女儿怎么长得那么难看?"话音刚落,陈赓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少有的生气了,严肃地说:"谁敢说我闺女丑!刚出生的孩子都这个样子!"那名女兵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道歉。 有了女儿后,陈赓的作风明显变了。这位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将军,在女儿面前却成了最温柔的父亲。他会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偷偷扯一块布,亲手给女儿缝制小裙子。虽然针线活不怎么样,但每当看到女儿穿着他做的裙子,陈赓总是露出满意的笑容。 有一次,陈赓从战利品中得到了一些美国奶粉,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女儿。"这洋玩意营养好,给咱闺女补补。"他高兴地给女儿冲了一杯。谁料想,喝下去没多久,陈知进身上就起了许多小红点。陈赓吓坏了,立刻抱着女儿去看医生。经检查,原来是奶粉过敏。这事让陈赓懊悔了好几天,总说自己"好心办了坏事"。 随着局势稳定,陈赓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他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女儿。1953年,他去大连主持军事演习,硬是把5岁的陈知进也带了去。在军营里,小丫头成了"团宠",所有的叔叔都抢着抱她。 最让陈赓头疼的是陈知进的头发。小姑娘留着长辫子,每天早上都要梳理。可陈赓一个大老爷们,平时手里拿的都是枪,现在让他拿梳子,实在是无从下手。他试了几次,不是把孩子弄疼,就是越梳越乱。最后他只能每次都找女同志帮忙。实在不行了,父女俩商量了一下,陈知进主动把头发剪短了,这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1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