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41岁的张作霖对一个18岁的女学生一见倾心,女学生身段妖娆,容貌艳丽,这时候他已经有4个老婆,但还是想把她娶回家,没想到女学生爽快地就答应了。
人称“东北王”的张作霖不光战场上英勇,私生活也丰富,光老婆就娶了六房,其中一位寿夫人更是广为人知,大家都是姨太太,凭什么寿夫人这么出名呢?
1917年,奉天女子学院将举行毕业典礼,一名气质典雅的女学生正在紧张地默词,她就是作为学生代表即将上台演讲的寿懿,“听先生们讲,张作霖张大帅也要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一位跟寿懿关系较好的女同学小声地和寿懿说。
听见这话,寿懿只略停顿了一会,又开始默念稿件,可神情更加严肃,一旁的女同学见状不敢再打搅,说来奇怪,寿懿虽然是爱国将军寿山的女儿,却只是外室所生,寿山将军去世后,母子俩更是被赶出来只能靠唱戏为生。
但不知为何,同学们平时都觉得寿懿虽平易近人但也很有威严,所以这时寿懿不说话,女学生也不敢继续打扰。
“张作霖...”寿懿在心中默念了两遍,忽而想到父亲去世后大娘的冷言冷语,一时又想到母亲卖唱遭人戏弄,回到家后却只是默默垂泪,突然一阵掌声打断了寿懿的神游,毕业典礼开始了,寿懿挺了挺胸膛,大方地走上台。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寿懿用这句诗作为自己演讲的尾声,台下坐着的政府要员皆被寿懿的话语所震撼,原来小小女子竟有如此志向。
寿懿没有在这些称赞中得意忘形,反而目光沉静的看向坐在最中间的那个人,那人已到中年,目光却炯炯有神,眉宇之间透露出精悍之色,并不是传言中相貌魁梧的大将军,倒像个儒将。
这便是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寿懿暗想“当下时局动荡,恐怕只有这样的乱世枭雄才能给自己和母亲庇护之所,更何况,他看起来那样温柔...”这样想着,寿懿的目光中就不自觉带了些仰慕。
注意到寿懿倾慕的眼神,张作霖不觉喜形于色,他心里对这个文静漂亮的女孩子正喜欢,可巧旁边有人聊起了寿懿的身世,张作霖便在一旁细细听了起来。
原来这寿懿是明朝将领袁崇焕的后裔,其父寿山更是牺牲在抗击俄国的战场上,幼年丧父后又被赶出家门沦落街头。
听到这些,张作霖心中不知作何想法,只是一双眼睛紧紧跟随着寿懿的身影,一旁的校领导见状,心中略一思量,“大帅若喜欢这个女孩子,我可保媒,能得大帅赏识,是她的福分”张作霖没有应声,但看向台上的目光却更加热切。
不久,张作霖带着聘礼踏进寿懿家的大门,寿懿的母亲王松岩听完张作霖的来意后立刻严词拒绝,“坚决不行!我女儿就算嫁给贩夫走卒也要当正头太太”。
她自己就因为做了妾才害女儿小小年纪流离失所,自己虽然只能靠唱戏谋生,但仍咬紧牙关送女儿读书就是为了不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现在女儿好不容易学有所成怎能转头给别人做妾呢?
一直躲在门外偷听的寿懿一把推开大门,“母亲,我要嫁给张大帅!”
王松岩惊讶的捂住嘴,张作霖的眼睛里却迸发出欣喜之情,“母亲,乱世之中我们母女本就艰难,既得大帅怜惜,能嫁给这样的枭雄,做妾又何妨?”
话虽是对母亲所说,但寿懿的两只眼睛亮晶晶的望着张作霖,眼中的仰慕之情丝毫不假,见状王松岩也不能逆女儿的心思,于是寿懿便成了张作霖第五房姨太太。
刚嫁入帅府的寿懿十分得宠,张作霖时常把寿懿带在身边,轻易离不开她,甚至还为寿懿建造了小青楼,只许她一人居住,这就招来了帅府其他几位姨太太的嫉妒,寿懿也是聪明人。
她立刻请求张作霖:“大帅心疼我我感激不尽,但这楼阁如此豪奢,寿懿不敢擅专,就请大帅允许姐姐们还有孩子们和我同住”此话一出瞬间赢得了帅府众人的欢心,张作霖也认为寿懿行事大方,于是更加宠爱她。
不过张作霖是一个迷信的人,有次张作霖看了一个北京剧团的演出,台上人唱念做打,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正看的兴起时,旁边有个相面先生指着台上演出的人说,此女有旺夫之像,张作霖一听便想把这女子纳回家,可他正跟寿懿两相情好,这时候娶姨太太生怕寿懿不高兴。
于是张作霖回到家跟寿懿商量,“大帅想娶新人还愿意同我说,我已十分高兴,新人能伺候大帅,府里也会更加热闹,寿懿有何不愿呢?
更何况此人旺夫,就更没有阻止大帅的理由了”张作霖听到寿懿如此通情达理,顿时觉得这个女人没有娶错,对寿懿的喜欢也更上一层楼,甚至到了和寿懿共同执政的地步,寿懿也变成奉天了不起的寿夫人。
同样,正是因为寿懿的聪明果敢,在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寿懿单凭一己之力就撑起了整个帅府,没有让张作霖的死讯传出外界分毫,直到张学良回到奉天掌控了大局,让日本没有丝毫趁火打劫的机会,挽回了东北的局势。